13、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
四、學習6、7兩段
師:朗志萬是不是真的在哄騙小朋友呢?(課件出示句子)
自由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師:體會得多好啊,(指著板書:伊琳娜現在知道了,科學家講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板:動手做]帶著體會來讀讀他們的對話吧。老師建議同桌合作分角色練讀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
請一對上來表演讀;女生、男生分角色讀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來,交流交流吧! 生交流
師:是啊,伊琳娜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課件出示句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我們還可以說[課件顯示:( )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 )。]
師: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心里會怎么想呢?(生交流)
師:她會對朗志萬說什么呢?請同學們在文章后面續寫她說的話。
生寫;展示交流
師:此時,你想對伊琳娜說什么呢?(生交流)
五、合作讀文
師:這是一篇多么有趣的課文,帶給了我們許多啟發,讓我們一起合作讀一讀吧!
(師導讀,生接讀)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生:“一個杯子裝滿了水……這是為什么呢?”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
生:“一定是金魚身上有鱗。”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說——
生:“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于是回去問媽媽,媽媽鼓勵她說——
生:“動手做做看”
師:伊琳娜做了實驗,覺得朗志萬說的不對,她找到朗志萬,大聲質問他說——
生:“你為什么要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師: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說——
生:“我不是……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六、總結
師:是呀,當我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像伊琳娜一樣敢于大膽質疑,要動手做做看。在本節課將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你們一句名言:(課件出示)。讓它指引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