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模式】1、名稱:嘗試發現。
2、主要流程:主動嘗試──多種比較──求異發現──鞏固深化。
3、操作要點:
⑴ 引導學生將觀察與表達相結合,讀寫結合,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學習,嘗試作業,學懂課文。
⑵ 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比較,將自己說的想的與同學比較,與課文比較。
⑶ 引導學生求異發現,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質疑,在嘗試、討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主動嘗試中發現新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⑷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作業、閱讀資料卡等形式,對所學內容鞏固延伸,肯定學生在這節課中的成功表現,達到鞏固深化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段,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能初步背誦第二段。
3、知道我國新疆吐魯蕃葡萄溝是個盛產水果的好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一段話。
2、難點:能初步背誦第二段。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錄像激趣,引入新授
1、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去了新疆的吐魯蕃,知道那里盛產水果,五月里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而到了九十月份呀,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你們想不想去葡萄溝看看葡萄成熟的景象?好,那老師帶你們去!
2、觀看錄像。
3、看了葡萄成熟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嗎?
師:是啊,葡萄溝盛產的葡萄真吸引人啊!作者把它寫得可美了。讓我們去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二、讀中感受,嘗試作業
1、教師配樂范讀第二節。學生閉上眼睛,說說聽后的感受。
2、你們想讀嗎?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反復讀。
3、嘗試作業(課件出示):
師: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這道題肯定難不倒你們!
課文第二段一共有( )句話。第( )句是寫葡萄種在什么地方,從第( )句開始是按( )順序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是( )和( )。
⑴ 學生試寫。
⑵ 寫完的可站起來讀。
⑶ 指名讀答案,校對。
(出示“梯田”圖)
⑷ 再讀課文,嘗試自主學習,用“──”劃出描寫夏季的句子,用“~~~”劃出描寫秋季的句子。而后校對。
三、運用學法,自主學習
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研究每個季節的句子。
1、教師可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提示學習方法:
⑴ 朗讀體會為主。
⑵ 抓重點詞句體會。
⑶ 結合畫畫欣賞。
2、學生按喜歡的學法自學。
(在自學中發現新的學習方法)
四、分季節交流
1、夏季:
⑴ 出示夏季句子:
夏季,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⑵ 指名讀;請喜歡夏季句子的同學站起來齊讀;全班齊讀。
⑶ 抓住重點詞,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說,教師適當點撥)
結合圖片,觀看錄像,主要解決:
① 這句句子主要是寫枝葉。
② 從“茂密”、“四面展開”、“涼棚”這些詞中可看出枝葉的多、大、茂盛。
③ “綠色”寫出了枝葉顏色漂亮,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