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紀實與評析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會認1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學習默讀課文的方法,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生活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對卡羅爾內心的情感所產生的變化。
教學難點:感悟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感受小動物帶給人們的生活情趣。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聽一聽這是哪些動物的叫聲?(播放一些學生熟悉的動物聲音。)
生:小狗。
生:牛。
生:羊。
…………
2.放小貓的叫聲。
生:小貓。
3.同學們,誰來說一說自己對小貓的了解?
生:我有一只小貓,它非常可愛。它長了一身黃色的毛,還夾著幾道白色條紋。它的頭圓圓的,眼睛是綠色的。貓的鼻子很小,但嗅覺非常靈敏。它的嘴和鼻子連在一起,它的嘴角兩邊,都長著五六根胡須!
生:還有貓的耳朵是三角形的,聽覺很好,哪怕有一點輕微聲音,它也聽得見。它的爪子很銳利,上面長著五個小肉墊,走起路來沒聲音。它的尾巴又粗又長,擺來擺去,像一條鞭子。
生:小貓白天總是瞇著眼睛睡覺,一到晚上,它就臥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里,睜著兩只銅鈴般的眼睛,警惕地望著四周。一聽到老鼠的響聲,它就會照準老鼠撲上去。
師:有一個小女孩,她叫卡羅爾,她不僅喜歡小貓,并想擁有一只自己的小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師板書。)
評析: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物談起,易于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師:今天,我們來默讀課文。這種學習方法的具體要求與方法: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并在書上對字、詞或不明白的地方選擇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標記。
(師出示字、詞卡,進行拼組游戲。)
師:誰來復述課文。
生:卡羅爾的爸爸通過廣告的方式求取小貓,沒有想到結果大出所料,家里的貓一下子多的令人無法忍受,于是又通過廣告的方式送走這些小貓,所幸最后一只小貓藏了起來,成為卡羅爾的小貓。
師:同學們說說有什么感受?
生:廣告的作用真大。
生:卡羅爾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
生:那一群小貓太有趣了!
生:伯洛是一只很可愛的小貓。
評析:此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他們的不同見解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贊揚,巧妙地將話題引到課后的問題: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三、再讀課文,解讀文本
師: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最有趣?用橫線標注出來,并說說為什么有趣?
(生默讀,并找句子。)
生:我認為第10自然段寫得最有趣。(第10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叮叮咚咚響成一片。小貓鉆進抽屜里、櫥柜里。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
師: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寫得最有趣呢?
生:因為小貓很多,在鋼琴上都有,很有意思。
(有另一學生舉手,躍躍欲試。)
師:你來說說有趣的原因吧?
生:小貓在鋼琴上叮叮咚咚地跳來跳去,就像鋼琴家在彈琴,多么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