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一、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地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弦。我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我們在心底里真誠地呼喚著雷鋒叔叔,我們仿佛聽見了小溪在說話、小路也在說話;我們看見了在長長的小溪邊、彎彎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獻出愛心,哪里就有雷鋒精神的體現。
雷鋒的名字經常被人們掛在嘴邊,我們都知道雷鋒是一名解放軍戰士,是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士。讀完這首詩,我們會明白,人們尋找雷鋒、呼喚雷鋒,其實就是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詩歌要熟讀成誦。讓我們在朗讀和背誦中去觸摸雷鋒昨天的足跡,去尋找今天的活雷鋒,去沿著雷鋒叔叔的足跡,伸出熱情的雙手,捧出春天般溫暖的愛心。
課后“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應引導學生聯系上一課的詞語自讀自悟,進一步體會加上修飾部分可以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我知道”中的兩條信息,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雷鋒,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
根據學生喜歡讀詩歌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借助拼音充分自讀課文,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再根據學生認讀的情況糾正字音,想辦法認識所有的生字。
2.本課生字讀音難點較多,要引導學生發現并注意:“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3.本課要認的字中,字形結構或部件較為特殊,一般不要進行繁瑣的字形分析,要重視整體認讀,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生字。“鋒、叔”可在揭示課題時,結合對“雷鋒叔叔”的了解隨機識字。“曾、濘、邁、覓、需”等字,可利用學過的熟字和偏旁識記。第四節詩生字較多,可在引導讀通的過程中鞏固識字。“需、邁、叔、鋒、濘”也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要引導學生分析字形。
4.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簡單理解字義。
5.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編排很有規律,訓練重點是:雨字頭、走之、三點水。
“滴、灑、泥、濘”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的寫法上學期已經做過重點指導,教師只要在示范書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并回憶過去學過的要點就可以了。但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的書寫應該細心指導:“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下的“匕”應先寫撇,再寫豎彎鉤;“濘”字右邊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邁、迷、跡”三字都有走之,建議重點指導以下兩個方面:(1)筆順:先寫走之內的“萬、米、亦”,再寫走之。(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處要“相連”,不是“交*”,與“建之”不一樣。
“雷、需”二字的指導重點為雨字頭。(1)第一筆橫要短;(2)“禿寶蓋”要寬,橫鉤不能寫成“橫折鉤”;(3)四點分布要均勻。
“冒”字,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上邊的“曰”要寬,下邊的“目”要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