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11
【教學要求】 1、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2、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流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意圖媒體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播放錄象)。一首白居易的《草》向我們展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那么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首《宿新市徐公店》又會將我們帶入怎樣一副畫面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觀看錄象。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錄象。
二、學習古詩
2、匯報質疑。
3、根據你的理解填補圖畫。
4、結合你的理解讀讀。
5、過渡語:稀稀疏疏的籬笆,從枝頭飄落的花瓣,嘻嬉鬧鬧的撲蝶兒童,一片金燦燦的菜花地,老師在讀完這首詩后,情不自禁地畫下了這樣一幅畫,那么此時你的腦海中又會浮現出怎樣一副畫呢?請你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朗讀一邊想象。
6、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你想象的這副畫。
7、真是一副充滿童趣的畫面,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
8、看到這樣歡快的景象,假如你是詩
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9、結合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首詩。
詩,并借助注釋自學,標出不懂的問題。
學生匯報。
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籬笆、樹。
邊聽邊想
象。
學生描述。
觀看錄象。
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結合感受再讀古詩。
理解詩句大意。
通過想象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加深學生對詩句和詩人情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