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實錄案例
(一)創設意境,理解詩意
1、在優美的樂曲中,課件展示:稀疏的籬笆墻,彎曲的小路,“未成陰”的樹木,金黃色的菜花叢……
生(伸長脖子、瞪圓的眼睛):哇,好美的地方!
老師,這是什么地方呀?真美!
師:這是秘密,老師先不說。你們覺得這地方美在哪呀?快告訴小組的伙伴吧。
2、學生在小組中描述著自己所看到的美麗畫面。
3、指派代表上臺按一定的順序聲情并茂地講述圖境(學生有說的興趣,有表達的欲望,很自然地口述畫面的同時,理解了詩歌的前兩句,結合指導朗讀。)
4、播放有聲課件:(響起了兒童的腳步聲、喘息聲……),一只黃蝴蝶從籬笆墻外翩然飛了過來,在金黃色的菜花叢邊飛舞著,緊隨其后的是一個古裝打扮的小孩子……
師:小朋友,這時你聽到了什么?還看到了什么?
生1:我先是聽到“砰砰”的腳步聲,一會兒,“呼呼”的喘氣聲也清晰地傳入我的耳朵里。我想,肯定有人闖進菜花園子里啦,果真如此。
生2:我還聽到了小孩子奔跑時,鞋子勾到路邊的小草兒發出的"刷刷"的聲響。這小男孩跑得可急呀!
生3:看我的動作,(揮舞著雙手)大家應該能聽到菜花叢中會發出什么聲音了?
生4:我知道了,是風兒正在跟菜花兒捉迷藏時發出的"沙沙"的美妙的樂曲呢。
生5:一朵朵金黃色的菜花兒隨風飄舞,真像一只只飛舞著的黃蝴蝶呀!怪不得那小男孩緊追它不放呢。
生6:其實,我覺得這位小孩子不像是在追趕著蝴蝶呢,倒像是在跟蝴蝶玩耍呢。看,他笑得多甜啊!
生7:我知道最后一個詩句的意思了:聰明的黃蝴蝶為了躲避兒童的追趕,藏入了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兒童怎么找也找不到。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
生8:剛才xx同學已經說了,一朵朵的菜花兒就像一只只黃蝴蝶,那么多的"黃蝴蝶"當然讓畫上的兒童看花了眼,我們也都看糊涂了。(全班發出會心的微笑。)
5、指導美讀全詩。
(二)創編古詩,寓趣于畫
1、師:剛才很多小朋友都想知道這么美的地方在哪呀?到底在哪呢?
生(齊答):新市徐公店呀。
師(板書課題):詩人楊萬里住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就寫下了這首古詩。寫得可真美呀!其實,你們也可以寫出這么美的詩句的,真的!
生9:陳老師,我們不是詩人,寫作文還行,寫詩還真的不行。(邊說邊擺著雙手,可愛極了!)
師:行,咱們不寫詩。但是,來試著創編這首古詩的后兩句總行吧?小朋友,想一想,假如你就在菜花園中,你可能還會遇上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并和它們玩耍呢?
(生歪著小腦袋做沉思狀)
生10:我找小螞蚱玩呀。
生11:我逗小鳥玩。
生12:蜻蜓會是我的玩伴。
2、讓學生請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小組中試著創編后兩個詩句。
3、匯報交流所編的詩句。
生13:兒童急走追小鳥,飛上樹梢無處尋。
生14:兒童急撲捉螞蚱,跳入草叢無處覓。
生15:兒童急走追青蛙,躍入池中起波紋。
……
4、播放輕柔的音樂,同桌合作作畫:給創編的詩句配上插圖。
5、展示創編的詩句和插圖,師生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