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
付雪娟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宿在新市徐公店所看到的暮春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的美麗景色,在教完本課后,回顧學生上課情況及同事們的評價,我感觸頗多。
我對自己在教學中滿意的有如下幾點:
一、教給方法,學會學習。
在上第一首古詩《游園不值》時,我就有意識地滲透了學習古詩的四步法:知詩人,解題意;抓字眼,知大意;讀詩境;熟讀成誦,勤積累。這節(jié)課初始,我就把這四步法歸納板書出來,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為本課學生自學古詩作了鋪墊。有了這四步法,學生很快能進入本課的學習活動中,自己找資料、工具書來完成學習任務,這樣設計目的使學生最終學會自學古詩。
二、合作學習,品位意境。
這首古詩采用白描的方法,語言自然無華,個別字詞突破了,詩意就容易弄懂了。在小組合作中,我讓他們利用工具書和小組成員的幫助,共同理解詩意,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在反饋時說得很生動。但要他們品位其中的意境,這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再加上我班學生有個壞習慣,在集體學習中,他們很靦腆,回答問題很被動,在合作學習中,我旨在讓每位同學有發(fā)言、有質(zhì)疑、有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只要他們能說出詩中描寫了美麗的春光,悠閑的農(nóng)村生活,兒童天真可愛,詩人喜愛大自然或喜愛孩子等等有關詩句感悟的內(nèi)容,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當然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預設欠充分
課堂具有動態(tài)生成的特點,并且這種生成不是無法捉摸的,只要預設充分,精彩才會涌現(xiàn)。如在設計教案時,我意識到"籬落疏疏一徑深"是個教學難點,準備利用插圖、繪畫來解決,但在其他班教學中都說學生一點就通,我就不再作為難題了,然而在本班教學中,情況卻出人意料,學生理解為"籬笆里一條小路","深"字在這里分明不知道什么意思。我想如果在檢查自學情況時,我能讓學生利用插圖或畫示意圖"籬笆里一條短短的小路"比較一下,詩意就不會誤解了。由于對新教材不熟悉,備課不充分,課外延伸,積累這一環(huán)節(jié)選了《洞庭湖》一詩,原來學生已經(jīng)學過,在這尷尬的局勢下,只好選第6單元中楊萬里的詩。其實在學習《游園不值》后,我就讓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詩,我可以選學生課外收集的詩作為學生自學的內(nèi)容。
2、品讀欠到位
(1)、朗讀機會少
詩歌語言簡潔,但跳躍性大,要感悟意境,當場背誦下,必須有大量多次的朗讀作為鋪墊。教學中,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忽略了學生的初讀,一句一句理解詩意時又沒有及時回到詩句子中,僅是最后熟讀成誦時,學生才有機會讀詩,因此影響感悟與背誦效果。如果我把讀與理解,讀與想象有機結(jié)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吟中入境,在誦中生情。這樣一次一次地朗讀,不僅能使悟情水到渠成,而且誦讀全詩也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