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蒙、喃”等7個字。會寫“并、夜”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能用“快活”等詞說句子。
4、打寫結合,擴展閱讀,激發學生從小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從字里行間去感受“父親”那份非同尋常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課時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激趣。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寫了些什么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啟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了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為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激趣導讀。
1、對話平臺:鳥兒是大自然中的精靈,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一對父子在一片森林里進行著一段關于鳥兒的對話,你們想知道他們說了什么嗎?“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快讀讀課吧!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后“我會認”里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后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
2、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組內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體會課文內容。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4、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閱讀中你明白了什么?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設計意圖: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閱讀基礎。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于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合作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并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 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么是口字旁,“獵”為什么是反犬旁!版摇笔恰跋病弊旨由弦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教學意圖: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復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四、指導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并、喜、重、群”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