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案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水是會變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變成的,引導學生探究自然現象形成的因果關系。
2.了解水的變化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及探究自然現象形成的因果關系。
教學難點
了解水的變化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方法及手段
采用“以學定教”、“自讀自悟”、“啟發引導”、“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現代教學方法以及利用多媒體激活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手段。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詞語卡片及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各種形態的玻璃器皿和一盆清水。
2.學生搜集有關水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部分生字。(略)
第二課時:自讀、交流、探究,朗讀并試背課文。(詳)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范讀引入,整體感知課文(約3分鐘)
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30課,(生讀課題:30.我是什么)是啊,“我”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144頁,請認真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想。(根據生答板書: 水 )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有利于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全文的初步理解。]
二、以學定教(約6分鐘)
同學們,老師在課前布置預習的時候,要求大家根據課文內容想一想:學習這篇課文,自己最希望知道什么?請拿出你們的預習題單,把你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提出來,看看誰提的問題最能幫助我們學習課文內容。在這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當別人提問題時,我們要……(生:仔細聽),當自己要提的問題被別人先提出來了,我們就……(生:不要再提了)。好,同學們大膽地問吧!
(生:提出各種問題)隨機選擇一些對學生學文悟理有幫助的問題簡要板書于黑板右邊。估計提出的主要問題有:
(1)水是怎樣變化的,變成了些什么東西?(板書:怎樣變?變什么?)
(2)水有什么特點? (板書:特點?)
(3)“溫和”和“暴躁”是什么意思? (板書:“溫和”“暴躁”?)
(4)水幫助人們做了哪些工作,帶來了哪些災害?(板書:工作、災害?)
(5)人們用什么辦法管住水?(板書:辦法?)
……
[設計意圖:保護學生愛提問題的探索精神,訓練學生學會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學習需求。擬掀起第一個高潮。]
三、探究悟理(約26分鐘)
1.自讀自悟,了解“水”的變化(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