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一、教材分析:
《贈汪倫》是六年級語文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游覽涇縣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全詩語言自然質樸,明白如話,感情真摯,詩意極濃。
二、學生分析:
一方面學生對古文學精華——詩歌,充滿熱情,愛讀、愛背,能在“讀百遍”中悟其難以言傳之真情。另一方面學生即將畢業,面臨分別,六年的同窗情誼真是說不完,道不盡。正是處處尋求傾吐機會!
三、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止是形成知識體系,還要構建語言能力。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語言實踐,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并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認知與能力:能有感情地讀背《贈汪倫》,能借助注釋說說詩的大意。
過程和方法:了解李白與汪倫之間的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一些贊頌友情的篇章,感受真摯友情之可貴。
情感和態度:能以自己的方式真誠地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情誼。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多種形式的讀議中感悟對友情的珍貴。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朋友的情誼。
六、板書設計:
送
李白 汪倫
贈
乘舟欲行 踏歌送行
水深 情重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 “友誼”, 問看到這個詞腦中會浮現出哪些情景?
2、課件出示《偉大的友誼》一課部分詞句,師生共同回味,有感情朗讀。引出友誼的偉大,為世人所稱頌。
【以已學課文導入,起到課未始,情已發的效果】
3、制作動畫課件,以故事簡述李白與汪倫的友情。
【這樣不僅擴展了閱讀,而且激發了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李白和汪倫之間友情的深層認識。】
(二)學習《贈江倫》
1、學生自讀詩歌,自悟詩情
【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讀,無拘無束地讀,初步感悟詩情。】
2、交流自己讀明白的內容。
3、師生補充內容后將此詩連起來用白話文來說說。
4、深入理解后兩句詩,引導學生用上關聯詞和變換句式說一說。
5、師生共同有滋有味讀一讀全詩。
(此時是體會詩情后進入意境的吟誦。)
6、背一背。
(三)拓展學習
1、課件出示部分課前搜集小詩,指導有感情朗讀。(《送朱大入秦》—孟浩然、《送友人》—李白、《別董大》—高適,另有幾散文和幾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