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學設計
一、讀題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學學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贈汪倫(板書:課題)這首詩是送給誰的?你怎么知道?
(瞧!贈的字形就告訴我們是把自己認為的寶貝送給對方。)送了什么?——(齊讀課題)
2、這汪倫是什么人?據說這汪倫是安徽涇縣人,他是個釀酒師,他非常喜歡詩歌,非常地仰慕詩人,尤其是當時唐朝鼎鼎大名的詩人,誰?李白詩寫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傳到宮里面去寫詩給皇帝看,用現在的話說,李白是當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汪倫非常仰慕李白,怎么見呢?他寫了一封信給李白,上面寫著他那邊有十里桃花,還有萬家酒店,李白很喜歡喝酒,喜歡游玩,所有就來了。到那里一看,只有桃花潭一圈桃花,只有一個姓萬的人家開了一家酒店,但是李白并沒有怪汪倫。
他和汪倫飲酒談詩,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這首詩就是李白離開汪倫的時候,寫給汪倫的。
二、指導識字
1、自己讀讀古詩,詩中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楓葉朋友幫忙,努力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出示詞語:這些詞語會讀嗎?讀得不錯,互相檢查讀一讀。
3、出示形聲字:你有什么發現?每個字的偏旁都在悄悄提醒你字的意思呢。
4、生字寶寶要和我們說再見了,還有一個舍不得離開我們——乘。
我們寫寫這個字,注意什么?
打開書描一個寫兩個,努力和書上的一模一樣。書法藝術是我們的傳家寶。頭正、身直、臂彎、足安。
5、字寫好了,詩能讀好嗎?
三、學習古詩
這首詩里主要寫到了兩個人,他們是誰呀?在課文的插圖上,找找哪個是李白?哪個是汪倫?(師板書:李白 汪倫),請在圖上兩個人物旁邊寫上他們的名字。
為什么你認為這是李白,那是汪倫?導入學習第一、二行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1、李白這時已經來到哪里了? 汪倫來送李白了嗎?怎么送的?
理解“踏歌”:看“踏”字,什么旁?說明和腳有關。踏歌是當地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在重大節慶日或送別好友才用的一種禮節。
2、為什么要在李白離開汪倫的家,上路之后,來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時候,汪倫才來送呢?他為什么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
3、你們這時候就做做汪倫,猜想猜想,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幾種可能呢?為什么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
不是汪倫一個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個村子的人都組織來踏歌相送。那個場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來都要走了,突然聽到一陣陣歌聲傳來,
4、汪倫用這么隆重的禮節來送別李白,李白事先知道汪倫會來送別嗎?你怎么知道的?
5、假如你是李白,在將要孤獨地離開時,忽然看見汪倫來送行,你這時候又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
現在李白與他的好朋友就要分別了,今日一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見面。
6、啊,太感動了,兩個好朋友依依不舍,難舍難分。李白站起來,跳上岸去,握住汪倫的手看圖,兩人告別時,會說些什么呢?誰來演李白?誰來演汪倫?:汪倫踏歌送李白,李白寫詩贈汪倫,李白贈送給汪倫的僅僅是一首詩嗎?是啊,桃樹潭水深千尺,他們的友情比桃花潭水還要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