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回鄉偶書》教學設計
4、師:“鄉音”是什么意思?(家鄉話)“鬢毛”呢?(頭發,胡須)
是呀,雖然家鄉話沒有改變,但賀知章爺爺已經——老了,誰能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詩?
5、師:“鄉音的“鄉”就是――(故鄉,家鄉的“鄉”),誰能用“家鄉”來說一句話?{我們的家鄉在保亭,}如果將來有一天你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家鄉嗎?(會!)那你明白賀知章爺爺為什么要回家鄉看看了嗎?(想家鄉)板書
6、師:我們學校的周老師離開自己的家鄉山東到我們毛岸教書,每當過節時不知周老師會不會想念自己的家鄉?我想請我們班的一位小朋友當小記者采訪一下周老師離開自己家鄉的心情,誰愿意去采訪一下呢?(相機指導:采訪時要用上禮貌用語)
7、謝謝周老師讓我們能更深刻的體會到賀知章老爺爺的心情,現在讓我們一起帶著思念家鄉的心情讀第一句詩吧(指導朗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8、師:賀知章爺爺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到外地做官,到八十多歲才回到家鄉,整整五十年哪!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的親人,盼望著可以早日回家鄉看看,現在終于盼到這一天了,可家鄉的一切還和他記憶中的一樣嗎?(生:不一樣了,親人沒了。。。。。。)
9、師:是呀,如果你是賀知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生:憂傷)
10、師:五十年了,許多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作客人,笑著問我從哪里來?詩中哪兩句說的是這個意思?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1、師: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會以怎樣的心情問我呢?(開心,快樂)
12、師:那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無奈)為什么?讓我們一起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詩歌吧(。指導朗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3、師:你們讀得真投入!讀出了自己的感悟,讀出了詩的韻味。周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14、師:想把這首詩歌記在心中嗎?那就試著背背吧。指名背——分組背
三、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1、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2、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思鄉)
3、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就帶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4、今天和同學們在同一間教室學習了這一首古詩,看到同學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感覺到很高興,也感謝賀知章讓我們讀到這么好的思念家鄉古詩,也謝謝同學們能認真學習!
六、板書設計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小離老回
音未變發已白(思念家鄉)
客兒童不識
笑問從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