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課標小學語文二年級小學語文第3冊(人教課標)第六組日記兩則
所在班級情況:
本班有學生15名,他們活潑好動,學習積極。對語文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朗讀,喜歡講故事,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強,但是他們學習基礎(chǔ)較差。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日記兩則》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講城里人幫助貧困山區(qū)兒童讀書的事,這是一則貼近學生生活的日記體的習作范文。讀了能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法記錄生活,
這篇課文記錄了“我”的兩次“夢”。記錄了“我”的夢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由矛盾到統(tǒng)一的過程,記錄了在城鎮(zhèn)的“我”與貴州山區(qū)小女孩阿英之間的關(guān)系,讓學生感受他們之間的差別。“我”那白紗裙的夢,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這篇文章配有兩幅生動的插圖,在學習的過程中,可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看圖理解小作者情感上的變化,體會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結(jié)合生活現(xiàn)實,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學會多想想別人,少想一點兒自己。
教學目標:
1、認識“則”、“昨”等13個生字。會寫“份”、“粉“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人為樂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寫日記。
教學重難點:
1、課文第一則日記中的最后一段話的朗讀訓練。
2、聯(lián)系課文,理解“羨慕”“迫不及待”的意思,并試用“迫不及待”說句子。
3、培養(yǎng)寫日記的興趣,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前后比較,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請來了一個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日記”,板書“日記”,學生讀。他有個哥哥叫“作文”,我們早就認識他了。弟弟日記和哥哥作文長得很像,但有所不同。讓學生比較24課和前面所學課文的異同。交流,明白日記的格式。
2、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個小姑娘寫的日記,看看她是怎么寫的?)出示課題,認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認真讀課文,要求:
(1)仔細、認真、響亮地讀一遍課文,把字音讀正確。
(2)對照蘋果和桃子里的生字,畫出新詞,讀一讀。
2、檢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認讀新詞,比一比:自己畫得對不對?
(3)記憶生字:我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重點:交流、強調(diào)重點難讀字的讀音
字音:寨(翹舌音) 昨(平舌音)娘、晴(后鼻音)
字形:讀 妹(主要是兩橫的長短)(結(jié)合教學把這兩個字書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我的第一次“夢”是什么?我的第二次夢又是什么?
4、交流,讀好第一則日記的第一段,理解“羨慕”。你什么時候也有羨慕的心情。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意思。
三、以讀促悟,學習第一則日記
1、認真讀課文,想一想:
我的第一夢想成真了嗎?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找到文中的詞語或句子,劃一劃。
2、交流、點撥:
(1)理解“迫不及待”,給迫不及待換個詞,說說自己什么時候有這種“迫不及待”的情形。再用“迫不及待”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