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假如》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會認6個生字,規范書寫8個漢字。
3、能展開個性化的閱讀,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課文內容,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 會認6個生字,規范書寫8個漢字。
教學難點能展開個性化的閱讀。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知道那枝神筆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嗎?
學生簡單講述。
2、師:是啊!馬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實現了他心中的愿望。你們想擁有這樣的神筆嗎?
3、師: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擁有馬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想聽嗎?
今天,我們就學習23課《假如》。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師:請同學們聽配樂朗誦,比比看誰聽得最認真。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動畫。
2、師:聽完朗誦,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答。
3、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些什么?
生自由讀課文。
指名答。
三、識記生字
1、師: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順,并畫出生字。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1)讀一讀,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
(2)想辦法記住這些字。
3、匯報交流
(1)抽讀卡片,檢查自學。
(2)提出難記生字。
(3)學生針對難記生字,談個性化識記方法。
(4)在語言環境中鞏固生字
師:同學們,如果我把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還能認識嗎?(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②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③鳥媽媽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huán]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⑤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里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而是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5)指名讀。
三、細讀感悟
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讀完后學生評價。
2、指導停頓。
師:今天咱們學的是一首小詩,和課文不一樣,要能讀出音樂美、節奏感。比如,第一行后雖沒標點,但也要稍稍停頓。
3、自己練習,體會。
4、理解內容,指導感情。
師:感覺一下小作者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太陽?為什么畫這樣一個太陽?
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敘述:冬天到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刮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正在這時,天空出現一輪紅紅的太陽,溫暖的陽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溫暖如春,小樹不冷了,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如果你是這棵小樹,你會對小作者說些什么?
生想象,回答。
師:你覺得這一小節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