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
是的,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假如》一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沖動。這都要建立在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
一、故事導入,情感鋪墊
(課件出示《神筆馬良》配音繪本 馬良用神筆帶來了什么?(幸福)有一位作家也非常渴望擁有馬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歌,就是《假如》,一起書寫課題。
學習過程
二 學習新課
1、教師范讀
你發現了什么?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出現了四次
2、自由讀詩歌
你發現了特殊的小節么?生匯報,那是要你當小詩人,讓我們好好學,你也會成一個詩人。
3、齊讀詩歌
作者給誰畫了畫?板書 小樹、小鳥、西西
4、女生讀一小節 男生讀第二小節 個別讀第三小節
作者給小樹、小鳥、西西畫了什么? 板書(太陽、谷粒、一雙好腿)
二課件解讀
看課件讀詩歌 作者為什么要給他們畫這些畫?
第1小節 讓小樹得到溫暖 重點詞 寒冷 縮著 嘆息 你對寒冷的感受是什么?
第2小節 讓小鳥不再餓的哭泣,不再苦苦等待 重點詞 等待 哭泣 遙遠 你餓的時候是什么感覺?遙遠是多遠?你等待過嗎?
第3小節 讓西西健康 重點詞 只坐在屋里 奔跑 游戲
你奔跑的時候是什么感覺?板書 溫暖 溫飽 快樂
板書設計: 小樹 太陽 成長 溫暖
小鳥 谷粒 吃飽 溫飽
西西 好腿 奔跑 快樂
三、朗讀詩歌 配樂朗誦 師生共讀(課件呈現三幅圖,并配上傷感的背景音樂)
圖1師: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瑟瑟發抖,假如(學生接著讀一小節圖2師:樹枝上鳥窩中的小鳥神情悲傷,滴著眼淚,假如(學生接著讀2小節)
圖3師:西西坐在輪椅上,透過窗戶 望外面的世界,他的眼里滿是悲傷,(學生接著讀
3小節)
四、指導背誦
小女孩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她不但給窗前的小樹畫了個紅紅的太陽,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還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這三個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歡哪個愿望就背下來好嗎?(學生自由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