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和風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壞、扎”等八個生字,會寫“扎、抓”兩個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學生的自身情感,引導學生珍惜朋友間的友情。
二、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扎、抓”兩個字。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幸福——悲傷——喜悅,并且讓學生隨人物的喜而喜,隨人物的悲而悲。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小熊圖,師:老師帶來了誰?和他打個招呼吧!這又是誰?喜歡他們嗎?那好讓我們走進20課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2、指導書寫“扎、抓”兩個字。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鞏固生字。
(三)、朗讀感悟
1、課文一共幾段?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教師隨著學生讀簡筆畫山和小溪。)
2、這是小熊和松鼠的家,想想他們的家應該放在哪?
3、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腳,他們是怎么成為朋友的?四人一組自學2~6自然段。
4、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貼紙船和風箏)
5、出示圖1和圖2,師:小熊拿起紙船時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帶著高興讀第三自然段。我們再看看小松鼠笑得都合不攏嘴了,哪只松鼠愿意把你的樂壞了讀出來?
6、小組里讀第三和第五自然段。
7、配樂齊讀1~6自然段。
8、配樂老師讀7~11自然段。
師:紙船和風箏讓他們成了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中時,這快樂卻沒了,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下面聽老師來讀7~11自然段。
9、學生自由讀7~11自然段。出示“飄蕩和漂流”兩個詞,指名讀,并把這兩個詞貼到黑板合適的地方。
10、學生讀自己受感動的句子,教師適時指導。
11、不知不覺大家都被感動了,那就讓我們在音樂中把這種感動讀出來吧!配樂齊讀7~11自然段。
12、多感人的故事呀,瞧,有朋友多好啊,小松鼠的笑容又回來了,讓我們像小松鼠一樣珍惜友誼吧!配樂朗讀小詩。
板書設計:
紙船和風箏
山和小溪圖
小熊和松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