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自評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中蘊涵的道理。
2、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準備:
動畫朗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自評分析 一、回憶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前,老師想來問問:你們平時看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指名說 常看到的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看一種奇特的樹葉,它是藍色的!大家想知道它為什么是藍色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19課中找找答案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的回憶導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平時樹葉的了解,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能夠從所熟悉的樹葉的顏色等方面暢所欲言,課堂氣氛非常輕松。緊接著,老師話鋒一轉: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看一種奇特的樹葉,它是藍色的!大家想知道它為什么是藍色的嗎?引發孩子對課文中藍色樹葉的好奇和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巧設懸念,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為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感知體悟 1、請同學們認真聽故事,說說你聽到了什么?(師播放課件) ①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么?(指名說) ②誰還能用一句話來說說,課文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③師小結:這篇課文就講了美術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鉛筆的故事。 2、現在,請同學們輕輕的打開書本第89頁,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完以后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指名回答 3、美術課上李麗要畫綠樹時,綠鉛筆找不到了。此時她的心情怎樣?她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指名回答 4、是啊,此時的李麗多著急!于是她打算向林園園借鉛筆。她是怎么樣向林園園借鉛筆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自讀文) ①誰來說說,李麗是怎樣向林園園借鉛筆的? ②自由讀讀李麗的話,你從她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有禮貌、害怕借不到綠鉛筆) ③誰試著讀讀李麗的話? 指名讀、生評價 ④ 李麗這么有禮貌地向林園園借鉛筆,林園園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5) 誰知道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說話不流利、不連貫) (6)林園園為什么會“吞吞吐吐”地說呢?(不想借給李麗、舍不得) (7)誰試著讀讀林園園的話? 指名讀、生評價 (8)男女生分角色朗讀李麗和;林園園的對話 5、聽了林園園吞吞吐吐的回答,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畫完。當李麗再次向林園園借筆,她借到了嗎?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默讀) ①這一次李麗借到筆了嗎?(生一起回答“沒有”)你從哪里知道的?(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 ②從林園園的話中你看出了什么? 指名回答(舍不得借、愛惜自己的綠鉛筆) 6、看到林園園這么愛惜自己的鉛筆,李麗連忙說:“我小心一點。”林園園只好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這時她又交代了什么?請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林園園說出的話。(生可邊讀邊畫出) ①誰來說說林園園交代了什么?(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②林園園說這些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3)指導朗讀 7、林園園一下子又提出了這么多的要求?衫铥愡是連忙說:“只畫樹葉和小草。” 這樣林園園總該要借她筆了吧?(還是沒有借) ①沒有借,那林園園是怎么做的?(皺著眉頭說) ②誰能也皺著眉頭來讀一讀?(指名1-2名品讀) 8、 看著皺著眉頭的林園園,李麗沒有接她的綠鉛筆。既然林園園意境答應借給她綠鉛筆了,李麗為什么沒有接呢?(指名說)(很難過,不想再借筆了。還是自想想辦法吧。 9、相信李麗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樣的。于是她拿起了自己的藍鉛筆畫出了一片片藍樹葉?粗@些藍樹葉,林園園有什么反映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0、看著這些藍樹葉林園園的臉紅了。林園園的臉為什么紅了? 師總結:由于林園園過分愛惜自己的綠鉛筆,從而忽略了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傷害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課文動畫的播放,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容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緊接著讓學生用一句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