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酸的和甜的
背景知識:這是新教材中出現的一種全新的課文形式——連環畫課文。這種課文圖畫和文字緊密配合,每幅圖畫下面有一兩句話,類似常見的連環畫,全文不注一個拼音。然而,在學習要求上,與其他全文注音的課文沒有區別,同樣擔負著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句的的任務。
實驗教科書安排這種新的課文形式,主要有對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從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來看,完成規定的識字數量,僅僅只是識字教學中一個方面的任務,識字教學還有另一方面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教科書安排這種形式的課文,正是為了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愿望,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另一方面,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來看,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雖然其他課文的插圖,也可以幫助學生閱讀,但它畢竟只有一兩幅,只能提供與課文有關的部分信息,不足以訓練學生借助圖畫進行閱讀的能力。而在連環畫形式的課文里,用圖畫一步步地展示故事情節,學生可以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一邊看圖,一邊讀文,通過圖畫,了解課文內容,猜讀課文中的生字。這樣,就可以有意識地將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學情分析:
1、這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狐貍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來得到心理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親自嘗試,他們都將錯過這一頓美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勇于嘗試、實踐,不能光聽別人的話。課文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學生會非常感興趣;
2、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篇課文中要認讀九個生字,掌握書寫八個生字。因為這是一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每一兩句話便配有相應的圖片,學生可以通過圖畫猜讀課文中的生字,因此,教學中切不可“識字教學零起點”。
3、因為本篇課文每一兩句話便有一幅圖畫配合,圖文結合緊密,情節內容簡單有趣,非常適合有感情朗讀、借助圖畫復述、進行童話劇的表演。
教學理念:
1、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教師既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也不能把思想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在學習生字時,就要注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巧記生字。而在讀懂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則要注意讓學生自主地感悟到事理,切不可包辦代替,一味地灌輸。
2、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多元理解。在《語文課程標準》“前言”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明確指出:“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總目標”中,則把 “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列為其中一項;在“實施建議”中又強調“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設情景、調動生活積累、反復誦讀文章,是讓學生接近文本,產生語文學習體驗的有效辦法。本課的教學就要鼓勵學生對文本產生獨特的體驗,對狐貍、小松鼠、小兔和小猴有多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