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學習課文4—7自然段。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3.初步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第13課,齊讀課題。
2.上節課的詞語都能認識嗎?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上節課我們還認識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他們初次見面說什么?青蛙說?小鳥說?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讀詞語是為了再一次呈現生字,讓學生不斷的和生字見面,鞏固生字。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了解上節課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四五自然段
1.聽了小鳥的話后,他們又說了什么?輕聲讀4、5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學生自由讀文,小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理解。
(1)“大話”什么意思?你能說句大話嗎?
指導學生練習讀出不信的語氣,并且指導學生練習朗讀。
【設計意圖:理解“大話”后讓學生練習說一句大話,學生很生動的運用。達到了鞏固,理解,運用的目的。從而體會了說大話時的情感,教師水到渠成的導讀】
(2)a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
b小鳥會飛過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跟老師共同去感受一下,學生閉眼想象,教師說:“小鳥飛呀飛,飛過田野,看到火紅的高梁,飛過高山,看到茂密的樹林,可愛的松鼠,飛過城市看到一幢幢高樓大廈,和川流不息的車輛,想一想,小鳥還會飛過哪些地方?會看到什么呢?
c學生說話練習。
d朗讀指導:小鳥真是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呀,它看到天的邊了嗎?天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你能讀好這句嗎?指導學生讀。
【設計意圖:理解詞語方法多樣,無形中讓學生不僅從字面中理解,還可以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想像說話練習。訓練說話能力,想象能力,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并且恰如其分的攻克了難點。】
(二)學習六七自然段
1.聽了小鳥的話,青蛙笑了,小鳥也笑了,老師也笑了,那么為什么笑呢?用喜歡的方式讀6,7自然段。
2.學生讀課文思索。
3.學生匯報:青蛙說什么了?他為什么笑了?指導讀
小鳥說了什么? 他為什么笑呀?指導讀
【設計意圖:啟發性的問題導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讓學生體驗“扶——放”的階段,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充分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學會學習】
三、拓展練習:
1.青蛙在你們的耐心勸說下,再也忍不住跳出來了,他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學生匯報
2.你相對小青蛙說些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說:”小青蛙,以后看問題,認識事物,一定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呀,千萬別目光狹小呀,自以為是了,小青蛙你還會回到井里嗎?
【設計意圖: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后,他們會談些什么?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四。分角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