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
一、教材分析:《看雪》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xiàn)了祖國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著祖國早日統(tǒng)一的共同心愿。這篇課文的類型屬于故事,整個故事由一個隱藏著的故事敘述者的敘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們與老師的問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構(gòu)成,它們形成了多種形態(tài)的對比(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靜態(tài))/真正的雪景(動態(tài)),孩子們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師看見過真的雪景,中國臺灣孩子們期待著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著和中國臺灣孩子們?nèi)ネ嫜?,體現(xiàn)了兩岸人民盼祖國統(tǒng)一的共同心聲。課文的重點是第2、9、10、11自然段。教學本課,教師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理解字詞句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國臺灣是祖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2、學會11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朗讀中了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教學難點: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盼祖國統(tǒng)一思想。
四、過程設(shè)計:
(一)謎語導(dǎo)入,融情入境
1、出謎面讓學生猜謎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干變?nèi)f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雪)
2、學生猜出謎底后,課件展示北方雪景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下雪的景致及孩子們在雪地里嬉鬧的情境。討論問題:
①你見過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過雪嗎?怎樣玩?好玩嗎?
(二)自讀課文,認記生字
1、小組互助學習(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nèi)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指導(dǎo)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fā)現(xiàn)認記生字的方法。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學
1、自學課文第1、2自然段,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交談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結(jié)合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幫助解決,教師點撥。
3、引導(dǎo)學生品析詞句: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在這段中你喜歡哪個詞語,為什么?
4、學習第3~11段,看看孩子們向教師提出了哪幾個問題,把他們提的問題用橫線畫下來。指導(dǎo)學生在讀中設(shè)疑、質(zhì)疑、逐步解疑。(1)你看見過真的雪嗎?(2)你是在哪兒見過的?(3)北京離這兒很遠吧?(4)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請同學們看課件雪景圖,聽教師描述第9自然段,讓學生進入情境。然后討論交流:櫥窗里的雪景與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國臺灣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羨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師是怎么說的呢?“盼著”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到北京來。)
8.讓學生提出問題,品析詞、句、段。在這幾段中你喜歡哪些段落,為什么?喜歡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為什么?
9.分組討論: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xiàn)嗎?(充分發(fā)表學生自己的意見。)
10、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中學生的四問和老師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華
1、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全文。
2、教師小結(jié):是啊,臺灣省是祖國的寶島,它在大陸的東南端,中國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的小朋友一定會相聚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