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教案
教學目標:1.會認課后一個生字“徑”。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意,在反復吟誦中,感受深秋山林的美麗畫面,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徑”,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古詩大意,在誦讀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生字卡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畫面導入
1.同學們,秋天來了,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秋天的山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師播放課件:秋天景致的畫面,背景音樂:古箏曲。)
2.(師結合畫面描述詩意。)深秋時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山上白云飄浮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幾戶人家。傍晚時分,山中的楓樹林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那火紅火紅的楓葉比春天的鮮花還要艷麗。唐代詩人杜牧欣賞著這迷人的景色,久久不肯離去,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篇《山行》。
3.師范讀古詩。
二、自讀古詩,認讀生字。
1.你們想讀嗎?自己讀讀看吧,注意讀準字音。
(生自由讀詩)
2.出示生字卡:“徑”,指名讀,齊讀。
3.出示生詞卡,讀準字音。
山行、寒山、停車、霜葉、石徑斜、楓林晚
4.同位互讀古詩,互相正音。
5.指名朗讀古詩,集體正音。
三、借助畫面,感悟詩意。
1.讓我們再次走進深秋的山林,去看看作者筆下的秋天景色吧!
⑴(出示課件:“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的圖、文。)誰來說說看到了什么?
⑵是啊,深秋時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山上白云飄浮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幾戶人家。多美的景色啊!請同學們結合畫面,再自由朗讀一、二行詩句。
⑶請學生讀,師生點評,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節奏與情感。
⑷學生自己練讀,再指名讀,互評,齊讀。
2.(師出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圖、文),請大家分四人小組一起學習,說說看到了什么。該怎么讀好這兩句詩呢?
⑴生分小組交流畫面上的景象,自主嘗試朗讀3、4句詩。師巡視指導。
⑵采用多種方式朗讀(指名讀、師生賽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在誦讀中感悟詩意。
3.同學們讀得真美啊!老師也被這迷人的景色
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想來讀一讀這首古詩了。請你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根據文字想象畫面。(師配樂誦讀古詩。)
4.你們也想配上音樂讀一讀嗎?(生配樂自己練讀古詩。)
5.指名配樂誦讀古詩,學生點評。
四、熟讀古詩,練習背誦。
1.彎彎的山路,隱隱約約的人家,飄浮的白云,火紅的楓葉,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多么美妙的秋景圖啊!你們想把它記在心里嗎?就讓我們在小組里練習背誦它吧!
2.生分小組自主背誦古詩。
3.檢查反饋,指名背誦,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