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寫三個生字。
3、體會小學生贊美和感激老師辛勤奮勞動的真摯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表達對老師的贊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濃濃的師生情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釋題質疑
1.播放錄像,引入課文第一小節。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群孩子竊竊私語的錄像,馬上吸引學生注意,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然后課件出示第一小節內容,學生在讀中找到答案。
2、欣賞丁香花,引出課題。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使盛開在春天的紫丁香花盎然開放在秋天的課堂上,跨越時空的界限,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美。 (出示紫丁香圖片)紫丁香是一種花,開的花兒較小,常有白色和紫色兩種,春天盛開時有濃厚的香味,是人們庭院中常種的樹木。喜歡嗎?
二、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讀文中,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掃清閱讀障礙,把課文讀通順。
1、學生認真朗讀課文。老師希望你在讀的時候盡量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詞語:踮起腳尖兒、安靜的小院、綠色的枝葉、盛開的花兒、
消除疲倦、時時掛牽、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讀好句子節奏:幫您消除 / 一天的疲倦
感謝您 / 時時把我們掛牽
讓花香 / 飄進您的夢里
3、這首詩歌分為幾小節呢?(5小節)請5位小朋友來讀讀。(指名讀)
4、讀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仿佛看到了幾個小伙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的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風吹來的濃濃的花香,無不把孩子真誠的愛送到了老師的心田。)
三、 合作讀文,加深體驗。
同桌再讀檢查是否讀通順,體會交流內容、情感。
四、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根據學生所說的內容,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小結。幻燈片:各小節內容
1、在第二、三、四小節學習中通過抓住關鍵詞“做伴”、 “疲倦”、“掛牽”等理解課文內容,再結合多種方式的朗讀,培養語感,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工作的辛苦,激起學生的尊師愛師之情。
2、播放動畫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動畫歌曲欣賞《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利用欣賞歌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激起兒童情感上的共鳴,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悟師生之情。
師:同學們,靜靜的深夜里群星閃耀,老師的房間里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你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啊,當想起您,敬愛的好老師……
2、看到這一切,孩子們商量好,要送給老師一份特殊的禮物,是件什么樣的禮物呢?(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節:踮起腳尖兒,走進安靜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1)你看到這幾個同學了嗎?他們是怎樣走進那安靜的小院的?
(踮起腳尖兒,輕輕地)
(2)踮起腳尖的動作。
(3)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想想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樣走為的是——不影響老師工作
(4)指導朗讀。
原來是這樣,真是個好孩子。請你把這一節讀一讀。
同學們生怕打擾老師,悄悄地栽下了紫丁香。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個,你會怎樣讀好這一小節?
能不能再輕一點,誰再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