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八個生字,會寫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師的愿望。
重點:會認會寫目標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師的愿望。
課前準備:歌曲《每當我輕輕走過你窗前》
設計意圖:閱讀在語文中教學中占重要地位。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讀起來心里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滋潤我的心,我想通過朗讀來體會師生間情意,在朗讀中采用多種形式:小組讀,男女讀,指名讀,范讀,調動學生參與意識,他們始終有一種不甘示弱的熱情,既表現了朗讀才能,又理解了課文內容。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5分鐘)
1、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紫丁香嗎?
學生有些回答沒有,有些回答是一種花。
師:沒錯,紫丁香是一種花。你能從它的名字猜出它是怎樣的花嗎?
生1:它是紫色的花。
生2:它叫紫丁香是紫色的花。書上畫的花也是紫色的。
師:翻開書,看看紫丁香的樣子。
(生翻書看插圖)
師:除了花是紫色的,你還能從紫丁香這個名字聯想到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1:它可能還有香味。
其余學生紛紛表示同意。
師:孩子們真能干,能夠自己通過讀詞語猜出紫丁香的特點。以后咱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也可以這樣,找找它的關鍵字,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現在讓我們一起深入學習這篇課文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實施自主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使學生獲取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在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紫丁香”這一過程中,教師注重了培養學生大膽猜測的意識,讓學生猜一猜紫丁香是怎樣的花。培養了學生今后遇到不理解的詞,敢于通過聯系上下文等一些方法,猜測詞語意思的意識。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大膽猜測應當有一定的合理性。如了解紫丁香就要抓住關鍵字“紫”和“香”。整個過程,老師始終處于一種引導者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2、復習生字詞
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想檢查同學們對生字詞掌握情況。你們敢接受老師的檢查嗎?(敢)同學們真勇敢,首先老師想請全班同學齊讀生詞,然后再通過開火車游戲來檢查個人情況。
小火車,哪組開?(小火車,我們開)火車頭,誰來當?(火車頭,我來當)(游戲中老師激趣:有哪些小火車提速了,能開得更快更平穩的?)看來同學們生字詞掌握得不錯,課文也肯定能學得更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朗讀課文,要注意聽老師讀準字音。(配樂范讀)
2、老師讀得怎么樣?(很好),謝謝你們的夸獎,老師能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你們能像老師這樣把課文讀通順嗎?(能)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還要邊讀邊想想:這首詩是講誰的,他們做了一件什么事?
讀了這首詩,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講誰做了一件什么事嗎?(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三、感悟詩意,朗讀升華(20分鐘)
1、學習第1小節
同學們讀得真仔細!在這里,“我們”就是指課文中的同學們。他們是怎樣走進小院的?(生答:踮起腳尖兒。老師相機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同學們踮起腳尖兒走進小院)。為什么要踮起腳尖,輕輕地走進小院?(因為同學們不想打擾老師)小朋友們多懂事啊,好,我想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一小節,聲音要放輕一點,不要打擾了老師。(指名讀)讀得真好,有誰還想試一試嗎?(再指名讀)我們就像他那樣,一起來吧!(學生齊讀第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