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
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采用韻文的形式,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老師要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學情分析:
這首詩的內容,對少年兒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不能講得過多,面面俱到,應該抓住重點給學生創設學習的空間,結合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去觀察,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讓學生分別去理解,去體會。帶著問題去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對知識的渴求。
教學目標:
1.會認“旋、蒲、降”等12個生字,會寫“豆、紛”等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難點:
1、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了解課文告訴我們的知識。
2、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或課文插圖。
2.學生準備:課前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的樣子,了解這幾種植物是用什么辦法傳播種子的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認識靠、啥、刺、甲、炸、卻”這6個生字。
3.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策略:
本課時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課文真正交給學生,組織他們在讀中發現,在自學互動中交流識字的方法,豐富識字經驗,激發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進而提高自主讀書的能力。
教 學 過 程 我的思考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著美麗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植物王國的奇事多。秋天,植物的種子成熟了,種子寶寶要告別媽媽開始自己的生活,你們想知道植物媽媽是用什么好辦法來送別自己的孩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請兩三個同學試讀課文,糾正發音。
3、出示生字,請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再想一想:我準備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4、小組交流,互幫互學。
5、教師點撥引導。在學生互教互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類指導。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識字(紛、識),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娃、洼),還可以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識字。
6、課堂交流。開展“我會認”的活動,讓學生走上講臺認讀生字,并說出自己識記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說后,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自己與別的同學不同的識記生字的方法。
7、利用生字卡片進行同桌互檢。也可設計識字游戲鞏固生字的認讀。如:開火車讀、摘果子等。或引導學生找出這個字在文中的那句話,結合文中的句子朗讀進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