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古詩誦讀(贈劉景文)
教學目標 :
1會認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注釋、插圖和背景資料,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結合注釋及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托物言志,勸慰朋友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同樣是人生大有作為的時候,當努力不懈的積極樂觀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描寫荷花和菊花的語言、古詩背景資料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古詩誦讀:贈劉景文(板書)
1解題:“贈”是什么意思?(贈送)一般大家在什么時候或什么情況下用這個字?這里宋代著名詩人蘇軾贈的——[一首詩]給誰呢?——[朋友劉景文]。
2簡介蘇軾。你們知道蘇軾是什么人嗎?
(出示課件: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詩,詞,散文和書法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
3 看題質疑:帶著問題讀書,可以培養我們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通常詩文的題目就揭示了詩文的中心內容,那么讀了詩名《贈劉景文》之后,你們心里有什么問題嗎?
(重點把握住兩個問題:1蘇軾在贈給劉景文的詩中寫了些什么?2為什么贈這首詩給劉景文?)
二 初讀古詩
1師:帶著這些問題讀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請同學們先自己讀這首古詩,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通順。
2 學生自讀,指名讀,齊讀。學生間隨機正音、點評。
3讀了這首詩,你從詩句中看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4 說到“荷花、菊花”同學們腦海中出現的是什么?〈可以是畫面、詞句、詩文〉
(出示課件:菊花和荷花的綻放的美麗畫面)
三 感受詩意。
過渡:在蘇軾筆下、劉景文眼中的荷花和菊花又是怎樣的呢?
1 學生讀詩,回答。
抓住:荷盡:荷花枯萎。菊殘:菊花凋謝。
(出示課件:秋末冬初的荷菊畫面)
過渡:此時已是秋末初冬的時節,荷花已經不在有夏天那像雨傘般鋪展開的荷葉,更沒有婀娜多姿的花朵,菊花雖說是在秋季開放,而秋末初冬的時候也已凋零,只剩下枝條傲然挺立著了。
2為什么蘇軾要寫這些給朋友呢?
(簡介劉景文生平:劉景文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也是劉家唯一的后人,但身為名將后代,劉景文雖然也很有才華,卻一直沒有受到過朝廷重用。蘇軾在杭州做官見到劉景文,就向朝廷竭力推薦,劉景文才得到小小升遷,而此時劉景文已經五十八歲了。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四季,同學們可以說是春季,老師這個年齡的人,可以說是夏季、四五十歲的人是秋季,而五十八歲的劉景文就像四季中的這秋末冬初的時節了。)
3此時,五十八歲的劉景文看到這殘荷、敗菊回想到什么?會對自己的朋友說些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4蘇軾對他說了些什么呢?讀后兩排詩句,說說詩句的意思。
5 蘇軾為什么要對劉景文說這樣的一段話?
(教師小結:詩人的三、四兩句是朋友的勸勉和鼓勵,是要劉景文認識到前景還是大有可為的。“橙黃橘綠”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緣結果之期,希望朋友不僅看到荷枯葉盡的一面,更要看到傲霜雪抗嚴寒和收成果實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來,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