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學設計3
【設計思路】本課采用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互助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游戲環節,讓學生達到熟記的目的。在寫字教學中采用引導發現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發現左右結構的字的規律以達到正確、規范書寫生字的教學目標。課后的拓展活動讓學生明白保護珍稀生物是每個少先隊員應盡的義務。
【課前準備】
1、有條件的班級,組織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里的化石,或者觀察中華鱘、大熊貓和銀杏樹,了解古生物知識。
2、課前收集關于古生物的圖片或文字材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播放課件,激趣生情:在低沉的音樂聲中,一片干枯的原始森林呈現在眼前,一只只瘦小的三葉蟲餓死了;一片廣袤無際的荒原上,一只只巨大的恐龍陸續倒地……
教師提問:看到眼前的畫面,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生:這些動物真可憐!
生:我們再也見不到恐龍了,多么可惜!
師:是呀,它們已經滅絕了,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它們的化石。(板書:化石。簡介化石)。
值得慶幸的是,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現在,我們稱它們為活化石。(板書:活化石)
指名讀課題:活化石。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自讀課文,用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開展游戲,認識生字:
⑴ 請同學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查,注意把字音讀準。
⑵ 找朋友,如:
師:我是十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博”,“博物館”的“博”。
⑶ 猜字謎,如:
該字為啥不發言,因為身邊*木頭。(核。)
同字框,真狠心,張開大嘴吞兩人。(肉。)
⑷ 做幫大熊貓的游戲:(出示課件:一群身上寫有本課生字的小熊貓被關在籠子里)你們看,小熊貓被關進了籠子,你們想幫幫它嗎?指名學生認字。讀準一個字的音,一只小熊貓就從籠子里出來了。
你們看,跑出來的小熊貓正在向你們道謝呢!(生笑著說:不用謝。)
3、尋找規律,指導寫字:
⑴ 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化、代”兩個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
⑵ 除了“化、代”以外,還有哪些字要寫得左窄右寬,你們都試著寫寫。
⑶ 學生在書上練寫4個左右結構的字,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學生寫字的姿勢。
⑷ 展示學生寫的字,引導全體學生觀察分析,進行評議。
三、整體感知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⑴ 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⑵ 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⑶ 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⑴ 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