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課標本)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有感情地看圖復述故事。
4、懂得做事不能輕易相信別人,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題
二、借助文中圖畫,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自主識字、寫字、學詞學句
五、朗讀感悟,相互交流
1、同桌合作互當小老師,互相幫助,讀通讀順課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出現了幾種小動物?
3、重點朗讀感悟課文4--7自然段。
(1)學生個人獨立朗讀課文4--7片段段,邊讀邊想:在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中誰最聰明,為什么?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依據。
(2)在學習小組中討論,交流個人閱讀思考的收獲。
4、通過朗讀表現自己學懂的內容。
六、引伸拓展,體現個性,發展語言
1、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你能幫幫他們嗎?
2、你想對故事中的小動物說點什么?
七、回歸整體,積累運用,有感情地復述課文
1、學生邊看圖邊自由讀課文,準備復述。
2、上講臺有感情地復述故事,可融入自己的想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指導書寫
三、實踐活動(讀讀、演演)
自選伙伴,編排童話劇,再演一演。
※ 全國小學語文教學交流會教學預案選登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明白課文內容大概內容。
2)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讀出不同語句應表達出的語氣,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3) 創新目標: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四位動物伙伴的”。
4) 德育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1)掌握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從小動物的對話、表情中體會它們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讀出不同性格特點的小動物的說話語氣,感悟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生字圖片、課文插圖、一杯醋、一杯蜜
教材分析:課文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共分為8個自然段。
學情分析:本文屬于連環畫故事,教學時,可以借助連續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通過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猜他們的心理,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達到體會深刻道理是本課的宗旨。
教學過程:
一、實物嘗試,引入課題
1.老師這里有些好東西,誰愿意來嘗嘗?
2.這兩個字就躲在了我們的課題里,出示課題。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酸、甜”二字? 兩名學生分別品嘗“醋”與“蜜”。其他學生看表情猜猜是什么字。齊讀課題。兩名學生介紹識記方法,大家做表情大聲讀準這兩個字。
二、創造條件主體參與:
1、有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藏在書的第74頁中,請你看看圖,讀一讀它,順便和生字交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