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蒲公英是請風幫忙傳播種子的。
師(指導朗讀):小蒲公英在藍藍的天空里飛呀飛呀,他們是多么的自豪啊,因為他們長大了,終于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朗讀時要注意讀出他們的心情。
(學生齊讀,讀出了歡快自豪的心情。)
(2)第3節
(學生匯報交流。喜歡蒼耳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他們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匯報。)
生a:我是蒼耳媽媽,我的孩子長大了。(“蒼耳媽媽”歡快地手舞足蹈著,老師把一顆顆蒼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貓,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個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貓”、“小袋鼠”分別跳著、走著經過“蒼耳媽媽”的身邊。)
生a:請你停一停,能不能搭個便車帶我的寶寶到遠方去旅行啊?
(小動物紛紛表示同意,把幾顆蒼耳粘到自己身上,離開了“蒼耳媽媽”。)
(“小白兔”把蒼耳撒在田野里;“小花貓”把蒼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蒼耳撒在自己家門口。)
師:你瞧,蒼耳媽媽多聰明啊!她請小動物幫忙把自己的孩子帶到了遠方。小動物把小蒼耳帶到哪兒,哪兒就是小蒼耳的家。
(3)第4節
出示句子:“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師:你知道這句話該怎么讀嗎?聽老師讀,比較一下哪一種讀法好。
(1. 慢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2. 較快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第二種好。為什么呢?豆莢是一下子炸開的。我們一起用較快的速度來讀這句話。
剛才,我們學習了植物傳播種子的三種不同方法。蒲公英要靠風,也就是說有風的日子才能傳播;蒼耳要靠動物來傳播;而豌豆呢,只要在太陽下一曬就能傳播。你們比比看,誰的辦法最好,最容易?
豌豆的傳播辦法最好。
書上是用哪個詞來說明豌豆的辦法比其他兩種好的呢?(更。)
對呀,所以我們讀“更”字時要突出它,讀重音。
3、填空練習,再讀一讀。
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蒼耳媽媽給孩子穿上( )鎧甲,豌豆媽媽讓豆莢曬在( )底下,豆莢炸開,孩子就( )離開媽媽。
4.引讀第一段
如果孩子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辦法?
第一組:蒲公英
第二組:蒼耳
第三組:豌豆
5.引讀第五段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四、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①甜美的果實讓人和動物吃后,種子不被消化排出體外,落在地上,就會生根發芽。
②風兒會吹柳絮、楊花。
③蓖麻、栗子也穿著鎧甲。……
菱角種子隨水漂流;石榴讓鳥兒吃下去,種子隨糞便拉到不同的地方。桃子、杏子成熟的時候,紅紅的,招引動物去吃,還會從樹上掉下來讓動物容易吃到。動物吃了甜甜的肉,里面有一個核,咬不動,吐了。那個核在地里裂開,種子開始發芽,長成桃樹、杏樹。榆樹的榆錢、柳樹的柳絮、槐樹的槐莢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條件把種子傳播到更多更遠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