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1、了解黃山奇石的神奇,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具體寫兩塊奇石的奇形怪狀的,有是怎樣把并列的兩個內容連接起來。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兩分鐘準備:板書:山
今天課前兩分鐘許老師想讓大家說說帶山字的詞語。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剛才有同學說到了“黃山”那我們現在就來聊一聊有關“黃山”的話題。
課件出示“黃山”。
2、有沒有同學到過黃山,許老師也沒有,那我們一起去實地考察一下,真的有你們介紹的那么美嗎?課件出示:看黃山資料錄象。
3、現在你想說什么嗎?(看錄象后進行交流)
黃山是中國的名山,素有“人間仙境”之稱,自然景色變幻莫測,山體雄偉奇特,“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黃山四絕。今天我們著重去研究一下黃山的奇石。(課件出示:黃山奇石)
齊讀課題。(“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劃一劃課文寫了黃山哪些奇石?
2、進行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拧≌n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
⑵ 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峰了。
、恰 跋商沂、“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詳細的介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簡單介紹。
小結:這樣的寫作方法我們可以運用在我們平時的作文里。黃山的奇石既然那么神奇,我們得仔細研究一下,他“奇”在何處。今天我們來著重研究這四塊奇石。
三、學習第2自然段
“猴子觀!
1、自由讀一讀,“猴子觀!彼嬖诤翁帲
2、交流:讀懂了什么?
、拧∽寣W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著”“蹲”“望”這些描寫動態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這是我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只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云海驚呆了!庇械恼f:“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嚇壞了!边有的說:“這只猴子望著翻滾的云海在沉思!边@是我抓注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為動作。
、啤 昂镒佑^!钡钠婷畈粌H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著,更引人注意的是這“猴子”所處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讓學生理解了“陡峭”的詞義,就會感到奇怪:這只猴子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險的山峰上?學生再讀課文后恍然大悟,原來猴子是為了觀看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滾的云海。細究“翻滾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處位置之奇特了。因為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層通常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從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課件播放:云海)學生明白了這一番道理,再讀課文,肯定會為“猴子觀!边@一奇石大聲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