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植物媽媽沒有辦法》是一首詩歌。全詩運用形象的比喻和擬人手法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是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課文,教學本課,可以讓學生從優美的詩句中獲得一些植物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細心觀察事物的興趣。
在教學時要以學生的需要為目的,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積極性。使他們的情感融入課堂并參與認識活動,達到“教”與“學”的有效統一。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會認“旅、甲、洼、乘、豆、英”等12個生字。
2、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趣方法。
2、激發學生觀察事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學準備
1、本課的生字卡片。
2、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猜一猜
師:同學們,老師帶來了許多圖片,認識嗎?(椰子,渾身是寶;鳳仙花也叫指甲花;蒼耳外面長了一層帶刺堅硬的外皮;豌豆有營養又好吃;蓮蓬,我們這兒盛產蓮蓬;蒲公英,一顆上長出許多種子,它們呈圓球形分散長著,每顆種子頭上都有白色的小絨球;柳絮就是柳樹的種子,它們像白色的棉絮,所以稱它們為柳絮。)
2、引入課文
⑴師:大家真棒,認識的植物可真多。這兒有個問題,一齊讀讀吧。
⑵出示第一節課文。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植物媽媽沒有辦法》。
齊讀課題。
(二)鞏固生字詞,熟讀課文。
1、識記生字詞
師:誰能讀準這些水果后面的生字,再給它找個朋友,老師就把這些果子送給你。
指名認生字:“乘、炸、察、啥”是翹舌音;“英、乘、輕”是后鼻音;“植”里有三橫;“粗”里面只有兩橫;“洼”的右邊是兩個土組成的。
2、熟讀課文
師:大家的生字學得真好,相信課文你能學得更好。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p65,自由讀讀課文,你喜歡哪一節就把它多讀幾遍!比比誰讀得最好。
師: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
指名生一節一節讀。
師:大家真會讀書。通過讀課文,誰知道課文講了哪些植物有辦法?
[蒲公英、蒼耳、豌豆](板書)
(三)理解課文內容,細讀欣賞,體會語言優美。
1、指導學習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方法。
(出示第二節)
⑴師:誰能再讀一讀這一節。
⑵師: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靠風力)
⑶師:你從哪知道的?
讀:“只要微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⑷師:蒲公英要飛行,除了有風,還要具備一些條件,是什么?(蒲公英有降落傘)
⑸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讀:“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⑹來,讓我們去看看蒲公英娃娃頂著降落傘,乘著風,怎樣出發?(一個接一個,很多個不停地出發),這就叫“紛紛”出發。
⑺你能用“紛紛”說句話嗎?
⑻師:它們紛紛出發到哪兒去了?
⑼師:落到哪兒,哪就是(它們的家)。這就是“四海為家”。
⑽你覺得蒲公英媽媽的辦法好嗎?(好,它給孩子準備降落傘,只要風一吹,她的孩子就能四處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