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在閱讀中識字.
2,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把文章讀通,讀懂,讀出感情,豐富詞匯積累.
3,培養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生長奧秘的興趣.
4,強化語言,思維訓練,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了解課文有關的植物知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種子,小動物玩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生活導入:
⑴ 同學們,大家發現了嗎 在我們校園的操場上,在籬笆邊,甬路邊,甚至在墻縫里,都生長著一些植物.這些植物并不是我們特意栽種的,他的種子是哪里來的呢
學生討論交流,可能會說出一些科學道理,教師給予肯定,并適時引導,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⑵ 剛才的回答說明大家善于觀察,愛動腦筋.這節課,咱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植物知識的課文,題目是《植物媽媽有辦法》.(板書課題)
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⑴ 植物媽媽到底有什么好辦法,她們怎樣傳播種子呢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帶來的幾幅動畫.看后要告訴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播放課件,課件以鮮活的畫面將課文內容展示出來,并配有明快的音樂,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⑵ 哪位同學第一個站起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發現蒲公英能夠借助風來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皮毛來傳播種子;豌豆是自己的豆莢炸開,把種子彈出去的……教師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隨時激勵學生.
二,讀通課文
1,提出讀書要求:
同學們,看過動畫,大家有許多新的發現.其實,課文中描寫得更有趣.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1頁,自己讀讀課文.第一次讀課文,肯定會遇到許多不認識的字,請大家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另外,這篇課文寫得很有趣,我們要多讀幾遍才能把文章的趣味讀出來.
2,學生自由讀書.
(教師走到學生中間,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并隨時為學生提供服務.)
3,檢查讀書情況:
看大家讀得那么帶勁,肯定把課文讀好了!誰第一個站起來給大家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其他同學用心傾聽并進行評價.)
教師鼓勵學生用心讀書,力求將課文讀順,并根據學生讀書的情況進行隨文識字.預計在讀書的過程中會出現以下生字:旅,降,鎧,蒲,豌,蹦,莢,炸等.
三,讀懂課文
1,提出讀書要求:
現在,請同學們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懂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把它圈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
2,學生自由讀書.
(可以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走到學生中間,隨時提供服務.)
3,暢談收獲:
從大家自信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咱們同學的收獲肯定很多.你對哪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感興趣,就把這一小節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交流收獲,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隨時指導朗讀,幫助學生讀懂課文.
4,以下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預設教案:
⑴ 第一小節要理解感悟的內容:
① 對學生朗讀的情況予以正確的評價,鼓勵學生朗讀感悟.通過朗讀明確文中的孩子和媽媽各指的是誰 體會告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感.本小節著重讀出"問"的語氣.
② 感悟的主要詞語是"告別".此外,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四海為家""旅行"兩個詞語的意思.
⑵ 第二小節要理解感悟的內容:
① 引導理解:
"降落傘""紛紛"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會用"紛紛"說一句話,會認讀"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