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設計特色】
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在適當時機,借助適當多媒體手段進行提示,巧妙點撥,精要總結。相關網站的瀏覽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調動了學習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得已提高。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和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們,你們愛旅行嗎?你曾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愿意向我們介紹介紹?
2、植物的種子要旅行靠的什么辦法?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通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邊讀邊想課文介紹了幾種植物?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學習第二小節
1、你們見過蒲公英嗎?
(多媒體出示蒲公英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蒲公英媽媽為了孩子準備了降落傘,孩子們怎樣離開媽媽?
(演示風吹散蒲公英過程。)
3、文中用了什么詞?根據剛才你看到的情景給“紛紛出發”選擇1個正確答案。
(屏示:一個接一個;一起。)
4、知道了“紛紛出發”的意思了,你能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嗎?
5、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四、小組合作自學第三小節
1、屏示:
⑴ 蒼耳媽媽為了孩子準備了什么?
⑵ 孩子怎樣才能離開媽媽?
2、和你的好朋友組成學習小組,學習第3小節內容,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
3、交流。
4、教師點撥:
⑴ 實物投影蒼耳引導學生觀察,指一名學生上來摸一摸說感覺,告訴學生觀察物體時不光要靠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有時還應用手摸,這樣才能更全面觀察物體。
⑵ 蒼耳孩子們是怎樣離開媽媽?
(演示:小兔經過蒼耳時皮毛上掛住了蒼耳種子。)
⑶ 指導朗讀。
(誰愿意把蒼耳媽媽的好辦法讀一讀?)
⑷ 填空指名回答:
蒼耳媽媽為孩子準備了 靠 傳播種子。
五、自學第四小節
1、用你喜歡的方法自學第4小節。
2、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3、演示:
豌豆炸開過程。
4、看了剛才演示想想這句話怎么讀?
屏示: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5、學生試讀,說出理由。
6、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7、蒲公英媽媽靠風傳播種子,豌豆媽媽靠小動物傳播種子,而豌豆媽媽讓豌莢曬曬太陽就能傳播種子,誰傳播種子的辦法最好,文中用了哪個詞?
8、讀時要突出“更”,要讀重些。
9、指導朗讀。
六、學習第五小節
1、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只有這三種嗎?
2、你還知道哪些?怎么知道?
七、課外拓展
1、指導學生瀏覽相關網站,如:
中國科普網。
2、交流。
3、小結:
同學們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只要你平時多注意觀察,多讀有益課外書,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你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知識,發現更多大自然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