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綜合練習課(通用11篇)

綜合練習課

發布時間:2022-12-30

綜合練習課(通用11篇)

綜合練習課 篇1

  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課本第13頁的第3、第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用5的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

  2、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4、培養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用5的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

  教學方法

  整理練習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乘法口訣求積

  1、開火車。

  2、師:火車、火車哪兒開?(火車、火車、這兒開)

  師:比一比,哪一列火車開得最快、最順利?

  (教師利用手中的乘法口算卡片,采取開火車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提高表內乘法的計算。)

  二、解決實際問題

  1、練一練第3題。

  (1)指導學生看圖,弄懂題意,并提出數學問題。

  師: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從圖中知道了,一張成人票5元,一張學生票3元。

  生2:我還從圖中知道了小女孩要買5張學生票;叔叔要買2張成人票。

  生3: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買票。

  師引導:這位小男孩一家三口要買幾張票呢?

  生:買3張票,其中2張成人票,一張學生票。

  師:同學們真聰明,能從圖中很快地找了數學信息。從大家獲得的數學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小女孩買5張票要多少錢?

  是:提的數學問題完整嗎?哪個小朋友有補充?

  生:一張學生票3元,小女孩買5張要多少錢?

  師:很完整,有已知條件和問句,才是一個完整的數學問題,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嗎?

  生1:一張成人票5元,叔叔買2張需要多少錢?

  生2:一張成人票5元,一張學生票3元,買2張成人票和1張學生票一共要花多少錢?

  師:小朋友們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了不同的數學問題,大家會解答這些問題嗎?請每個同學都拿出本子試試,看看自己能解決幾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交流反饋。

  師:你能解答出哪幾個問題呢?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

  生1:小女孩需要15元錢,3×5=15(元)

  生2:叔叔要10元,5×2=10(元)

  生3:小男孩一家要13元,我是先把5×2=10(元),再把10+3=13(元)。

  師:5×2=10(元)表示什么呢?

  生:是爸爸和媽媽一共需要的錢。

  師:也就是買2張成人票的錢。最后還要加上一張學生票的3元錢。大家解答的時候,要注意找到他們各自買的票的單價和數量。

  2、練一練第4題。

  (1)引導學生看圖,讀題。

  師:認真觀察圖,了解圖中告訴我們的信息,找出需要解答的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師:每個小朋友都動腦筋想一想,想好后,再和同組小伙伴交流。

  (學生合作學習)

  (3)反饋。

  師:說說你這個小組的意見。

  生1:我們這個小組認為5個帳篷能住得下。因為一個帳篷最多住4人,5個帳篷最多能住20人,比19人還多1人。

  師:其他小組有補充嗎?

  生2:我們小組意見和小組一樣,只是補充一個算工:5×4=20(人)

  師:小組認為要以用乘法來解答,補充得很好。如果有21人,5個帳篷夠嗎?

  生:不夠,多出了1人,因為最多只能住20人。

  師:第2小題呢?哪個小組來匯報?

  生1:我們覺得每人不能分到8快。

  師:為什么呢?

  生1:因為一共有5個小朋友分,如果每人分8塊,一共要40塊,可是只有38塊餅干。所以每人不能分到8塊。

  生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38塊餅干,如果每人要分得一樣多的話,每人最多只能分到7塊,還剩下3塊,不夠每人一塊,所以每人分到8塊是不可能的。

  師:真棒,你們兩個小組的意見都非常有價值。同樣一個問題,每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師:每人要分到8塊餅干,至少要多少塊餅干?

  生:5×8=40(塊),至少要40塊餅干。

  師:今天我們利用乘法口訣,解決了關于乘法的實際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需要用到乘法及口訣。

  三、總結

  1、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還有哪些疑難的知識,需要大家幫助?

  四、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綜合練習課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圓柱體積公式和表面積公式的由來

  2、能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能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一)、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1、長、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用什么公式進行計算?

  2、圓柱的體積該怎樣計算?

  指名請學生說。明確:長、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進行計算。

  (二)、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3)、計算表面積時要根據生活的實際情況,

  ⑴有時只要求側面積的實際情況。

  例:通風管,水管,粉刷圓柱,裝飾花柱等。

  ⑵有時求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的實際情況。

  例:無蓋水桶,燈籠,博士帽,圓柱形水池等。

  ⑶有時求側面積加二個底面積的實際情況。

  例:油桶,有蓋的水桶、實物罐等。

  ⑷掌握計算方法。在三種情況各選取一個為例子,思考需要的必要數據,交流得到數據的方法和計算面積方法,

  二、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底面直徑是14厘米,高是20厘米的杯子。能裝下3000毫升的牛奶多少杯?

  要求能裝多少杯牛奶,必須先求什么?

  自己試獨立計算,請同學板演。集體講評。

  請先求杯子的容積,再求能裝幾杯?自己獨立計算。

  2、一個裝滿稻谷的圓柱形糧屯,底面面積為2平方米,高為80厘米。每立方米稻谷約重600千克,這個糧屯存放的稻谷約重多少千克?

  通過讀題,你發現了什么?(要換算單位)

  要求這個糧屯能存放多少稻谷,必須先求什么?(先求體積)

  明確題意后,自己獨立計算。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4分米,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2分米,高4分米。這兩個立體圖哪個面積大?為什么?

  師:高相等,可以比較底面積的大小。

  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說說看不計算,怎樣判斷他們的大小?

  4、一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把一塊鐵塊放入這個容器中,水面上升2厘米,這塊鐵塊的體積是多少?

  這個鐵塊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系?求鐵塊的體積就是求什么?

  求鐵塊的體積就是求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2厘米的圓柱形的水的體積。

  5、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高是4米。

  1)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3)如果把它截成三段小圓柱,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圓柱的表面積包括什么?怎樣計算?側面積怎樣計算?

  體積怎樣計算?要求底面積先求什么?

  表面積增加的部分是什么?增加了幾個底面?必須先求什么?

  弄清題意,自己計算。

  6、一個圓柱形水桶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底面積是7。5平方分米,裝了3/4桶水。水面高多少分米?

  要求水面的高,必須先求什么?

  自己分析并理解,然后列式計算。

  7、做一節煙囪,底面直徑20厘米,高2米,至少用多少鐵皮?

綜合練習課 篇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節對前面學習乘法口訣(一)的綜合練習課,教材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了“買東西”,“射氣球”,“饒口令”,“找座位”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有興趣的游戲中記憶乘法口訣,達到鞏固乘法運算的目的。

  學情簡析:

  學生年齡小,如果只是單一的練習容易感到厭倦,因此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可以把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游戲方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學生在這些喜歡的游戲中邊學習、邊娛樂,既加深對乘法口訣的記憶,鞏固了乘法的運算,又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目標預設: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熟記2—5的乘法口訣并能熟練運用。

  2、通過整理復習過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提高乘法的運算技能和初步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帖圖

  學生準備:課堂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訣、引入練習。

  1、填一填。(24頁第2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今天咱們得比比誰的口訣記得好!

  引導看懂表的含義:橫看……. 豎看…….

  獨立填填

  交流:每一排的積有什么特點,誰有什么發現?

  第一排依次增加1;第二排依次增加2;第三排依次增加3;第四排依次增加4;第五排依次增加5。

  2、談話引入。

  師:今天小明要到商店去買東西,他邀請你們幫他計算,有信心嗎?

  (二)、練習設計。

  1、算一算。(24頁第1題)

  (1)、看圖回答 :哪些是學習用品;哪些是體育用品?

  (2)、計算前3個問題。

  學習用品:3x5=15(元) 或 5x3=15(元)

  體育用品:3x3=9(元)

  玩具: 2x8=16(元) 或 8x2=16(元)

  (3)、根據前面的計算結果,解決第4個問題。

  15+9+16=40(元)

  40〈 50 所以,小明的錢夠了。

  2、比一比(24頁第3題)

  (1)、理解題意。

  (2)、找出積是16、24、 12 的氣球。

  (3)、比一比,誰射的氣球最多?再交流

  3、繞口令

  (1)、分析青蛙的嘴、眼睛、腿。

  (2)、同桌兩人進行游戲

  一人說:一只青蛙1張嘴,另一人說:2只眼睛4只腿

  (3)、填空: 25頁第4題

  4、找座位

  小動物去看電影,你能幫他們找到座位嗎?

  將有算式的卡片做為票發給學生。

  學生根據老師發的卡片,開展送信游戲,并說出自己送信的方法

  (三)、拓展性學習

  1.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1) 加法算式:6+6+6+6=24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

  (2) 加法算式:8+8+8+8+8+8=48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

  (3) 加法算式:4+4+4+4+4=20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

  (3) 加法算式:5+5+3+3+3=19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

  2.口答填空.

  (1)2×3這個算式讀作( )乘以,表示( )個( ) 相加;

  (2)3×7這個算式讀作( )乘以,表示( )個( )相加;

  (3)4×3這個算式讀作( )乘以,表示( )個( )相加;

  (4)3×6這個算式讀作( )乘以,表示( )個( )相加.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綜合練習課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鞏固兩位數的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提高加減混合計算的熟練程度。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

  4、培養學生互幫互學 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提高計算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滲透對應思想。

  教學過程:

  一、提出練習目標

  教師提出練習目標;

  (1)要通過練習鞏固兩位數的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同學們要養成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

  二、自主練習,展示成果

  出示練習題:

  1、口算:43+7+10     36-6+20    63-7+8   

  80-40—40    36—10+22   25+36—61

  2、用豎式計算:(1)85-48+29    (2)54+31-26

  3、小組交流,回顧用豎式進行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互相糾正錯誤。

  4、學生完成課本第30頁的6~9題

  三、共同評議,質疑問難

  1、小組展示練習成果。

  2、全班交流評議,提出質疑。(并幫助學困生糾正錯誤)

  四、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診一診,斷一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1)、73—26+19=76    (2)、25+47-18=90

  73 25

  -26 +47

  57 72

  +19 +18

  76 90

  2、完成課本第30頁的思考題。

  3、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數字15、16、18、19使橫行、豎行三個數的和都是51。

綜合練習課 篇9

  教學內容:練習四的第12—1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法則,包括被乘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及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法則,學會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

  教學關鍵:使學生的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看卡片口算。

  26×3       16×50      62×4       60×50

  35×11      800×7      400×2      400×60

  2、豎式計算,并口述筆算法則。

  36×14                  127×34

  二、指導練習。

  1、引言。這兩天同學們學習了被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和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為了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同時提高同學們兩位數乘法的筆算能力,今天我們來上一節練習課。

  2、指名板演并回答問題。

  (1)408×67            (2) 204×85

  提問分析:

  ①你是怎么算的?②0乘任何數得幾?被乘數十位上的0怎么乘?

  小結:遇到被乘數中間有0的乘數,不能跳過去不乘,乘的時候如果有進上來的數要加上。

  (2)676×20          320×40          2900×30

  提問分析:

  ①你是怎么算的?

  ②乘得的數的末尾要添寫幾個0?為什么?根據什么道理?

  小結:遇到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算式,可以用簡便算法,但要注意:乘完后看被乘數和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要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3、訂正錯例。

  1050×60

  (1)                (2)

  (中間0漏乘)            (末尾少添一個0)

  三、作業 。做練習四的第12—16題。

綜合練習課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綜合練習課(通用11篇) 相關內容:
  • 《陳涉世家》綜合練習(精選15篇)

    基礎知識一、字詞1 選出下列黑體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將字母填入括號中。答( b b )a.將相(jāing) 數言(shuò) 上尉(weì) 懲辦(chéng)b.占卜(bǔ) 叢祠(cí) 驚恐(kǒng) 篝火(gōu) c.陽夏(jiǎ) 燕雀(què)...

  • 《羚羊木雕》綜合練習(通用13篇)

    四基達標1.對下列各句所運用的描寫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1)“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2)我想到他們馬上會逼我去向萬芳要回羚羊,心里難過極了。(3)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 《自己去吧》快樂練習:綜合練習(精選15篇)

    一、仔細觀察,用心去寫,你一定能寫好的!自 己 東 西二、你知道這幾個偏旁寶寶叫什么名字嗎?請連一連三、你能寫出這些字的筆順和筆畫數嗎?自 ( )畫已 ( )畫東 ( )畫西 ( )畫四、瞧,這幾個字是不是長得很像,你能正確認出它們嗎?組個...

  • 兩步應用題綜合練習課(精選5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學重點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 《蘭蘭過橋》綜合練習習題(精選12篇)

    一、按要求填空。1.祖是( )結構,部首是( ),共( )畫。2.您是( )結構,部首是( ),共( )畫。3.藍是( )結構,部首是( ),共( )畫。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 混合運算綜合練習(通用4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6—107頁練習二十第5—11題。教學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按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二、運算順序練習。1、口答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 綜合練習(精選12篇)

    教學內容:課本第44-45頁練習二的第5-11題。教學目的:通過,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億級數的認識。教學過程:一、讀數、寫數練習。1.做練習十的第5題。讀數前,教師說明下面是1994年我國一些主要的工、農業產品的產量,然后讓學生讀數。...

  • 《孔乙己》綜合練習(精選17篇)

    《孔乙己》綜合練習基礎 一、給下列括號前的一個字注音。咸享( ) 羼( )水 頹( )唐 闊綽( )舀( )出 拭( )擦 蘸( )酒 門檻( )二、為下列括號前的一個字選擇正確讀音。...

  • 《白楊禮贊》綜合練習(精選12篇)

    《白楊禮贊》綜合練習基礎一、選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確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答( )a、婆娑(suō) 潛滋暗長(qián)主宰(zǎi) 倔強挺立(juè)b、開墾(kěn) 無邊無垠(yíng)倦怠(dài) 虬枝(qiú)c、錘煉(chuí...

  • 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綜合練習、復習課

    教學內容:第13----14頁的練習二,第15----16頁的復習。教學目標:1、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2、通過具體練習,幫助學生區分各種情況,克服相近內容的相互干擾。...

  • 高二英語選修7. Unit 1  單詞短語綜合練習公開課導學案

    高二選修7. unit 1 單詞,短語綜合練習i.單詞轉換練習1.________n 傷殘;無力;無能;_________ adj傷殘的;______ n能力2.________n雄心;野心_________adj有雄心的;有野心的3.________adj有益的;收益的;_________vt....

  • 6A Unit 2 詞匯整理及綜合練習測試卷

    6a unit two[詞匯]birthday 生日 date 日期when 什么時候,何時 second 第二(的)march 三月 third 第三(的)april 四月 fourth 第四(的)may 五月 june 六月october 十月 when’s=when isaugust 八月 as 作為,當做present...

  • 《自己去吧》快樂練習:綜合練習

    一、仔細觀察,用心去寫,你一定能寫好的! 自 己 東 西二、你知道這幾個偏旁寶寶叫什么名字嗎?請連一連三、你能寫出這些字的筆順和筆畫數嗎?自 ( )畫已 ( )畫東 ( )畫西 ( )畫四、瞧,這幾個字是不是長得很像,你能正確認出它們嗎?組個...

  • 圓柱的綜合練習課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圓柱體積公式和表面積公式的由來2、能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能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初二<<體能綜合練習>>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練習欲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合作學會學習的方法...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闽侯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银川市| 吕梁市| 来凤县| 龙岩市| 江安县| 隆德县| 青铜峡市| 吐鲁番市| 新民市| 英超| 双鸭山市| 弥渡县| 咸阳市| 永平县| 武陟县| 莲花县| 东平县| 鄱阳县| 化州市| 团风县| 长葛市| 山东| 绵阳市| 中牟县| 宣城市| 东辽县| 库伦旗| 祁连县| 昭觉县| 台前县| 麦盖提县| 南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格尔木市| 潍坊市| 古浪县| 建始县|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