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與旋轉 (人教新課標二下)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1~4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2)使學生能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3)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合作探究圖形在方格圖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數。 【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 【學生用具】 方格紙,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纜車、升降電梯、風車、電扇的運動。 師:看看圖上是什么?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運動嗎?它們運動時的樣子一樣嗎?那你們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時的樣子給它們分分類? 你是怎樣分的?你為什么這么分? 師:你們說得真好!像纜車和升降電梯這樣的運動在數學里我們叫它平移;而像電扇和風車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旋轉。(板書課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聯系生活實際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師:今天這節課來了一個新伙伴,你們歡迎嗎?你們想不想跟小熊一起去游樂場看看? 師:你能從下面的游樂項目中找出平移運動的嗎?小熊最喜歡玩旋轉類的游戲了,你愿意幫它挑出來嗎? 3.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平移與旋轉。 師:你們看小熊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咱們一起跟小熊做個游戲愿意嗎?游戲之前讓咱們一起先來看看游戲建議吧! (課件演示游戲建議) (學生進行活動) 師:在剛才的游戲中,小熊做的是什么運動? 4.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游戲對平移與旋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那你們想不想利用它們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呀? 二、探究體驗 1.學生動手移一移,說一說。(學生拿出方格紙和小房子卡片) 師:請你將小房子卡片從原來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學生動手移一移) 你是怎么移的?兩個同學一塊兒說說。 請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題移一移,說一說。 出示課件: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移的?向哪兒平移幾格? 師:你們真棒!通過動手動腦,學會了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了。 2.演示課件:快看,小火車帶著小熊和小朋友來了! 運動過程中提問:小火車做的是什么運動? (運動停止后,呈現兩人都說自己經過的路長) 學生討論:到底誰經過的路長呢? 師小結:小熊和小朋友無論站在車的什么位置,經過的路都一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