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例1、例2,第18頁例3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數據,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掌握比較的方法。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式歸納出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3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驗探索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沙灘上有兩只海龜正在爭吵,它們都說自己的年齡大。(出示兩只海龜,背部貼有表示年齡的卡片9和15)請同學們幫助它們比一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9<15)提問:9<15,你是怎樣想的?(一位數小于兩位數)這時沙灘上又爬來了一只51歲的海龜,它和15歲的海龜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15<51)4只老海龜聽說比年齡,也爬過來湊熱鬧,你們看,一只活了200歲,另一只活了800歲,第3只活了1000歲,第4只活了1100歲,怎樣比較海龜的年齡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的線段圖。
先引導學生把4只海龜的年齡在圖中表示出來,并說一說這樣表示的理由。
(1)比較4只海龜的年齡。比較:200與800的大小。(小組合作,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①圖中前面的數都比后面的數小,所以200<800。
②2個百小于8個百,所以200<800……
比較:800與1000的大小。(相互交流,說比較的方法)
① 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大,所以800<1000。
② 三位數都比四位數小,所以800<1000。
③ 8個百比10個百小,所以800<1000。……
(2)試一試。(小組合作,說出比較的方法)
比較:800與1000的大小,1000與1100的大小。
教師:請各小組匯報比較的情況,重點讓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做必要的補充、講解。
2教學例2
(1)出示3200○514,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的。
小組匯報結果3200大于514,因為3200是四位數,而514是三位數,四位數比三位數大。
最后引導學生歸納:位數不同的兩個數比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2)讓學生獨立做“試一試”,全班匯報交流,著重讓學生說出你是怎樣比的。
3教學例3
(1)出示4850○5XX300○3250,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點討論怎樣比較3300與3250的大小。
(2)全班匯報得出:3300>3250,先比較千位一樣大,再比較百位,3300的百位3比3250的百位2大,所以3300>3250。
(3)歸納總結: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比大小,從最高位開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4)讓學生獨立做“試一試”,并給同桌說出怎樣比的。
4師生總結
比較萬以內數的時候,先比數位,數位多的數大。數位一樣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三、鞏固運用
(1)做18頁的課堂活動第1題、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誰大誰小的理由。(盡可能體現方法的多樣化)
(2)足球活動。(第19頁第3題)
本題設計成實踐活動的形式,在足球模型上寫出數(教師在其中一個球上標出5000),另外準備兩個籃子(一個寫大于5000,另一個寫小于5000),學生按要求把球撿到指定的籃子里,看哪些同學做得又快又正確,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數的大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