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4.2.2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人教課標版

4.2.2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人教課標版

4.2.2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人教課標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 (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將具體事物平均分。

2.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平均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樸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學重、難點】: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體操作平均分。

【教具準備】:課件、演示教具(12個盤子、15個乒乓球、1個大碗)。

【學具準備】:每個小組15個乒乓球、1個大碗、5個小碗、12枝鉛筆。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體會平均分

1.師生交談。

師:過年的時候,你們去做客了嗎? (去了)如果我們班的同學去你家做客,你準備用什么招待他們呢?(蘋果、瓜子……)

2.師:我們就去看看小明為同學們準備了什么。

出示圖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

師:看!準備的是什么?這些礦泉水是怎么分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分?

生:我們可以說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

出示圖2。(桌上有9個面包,每2個放在一起,有1個面包在外面)

師:再看,這是什么?這個面包應放在哪?為什么?

出示圖3。(桌上有14個橘子,每3個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個)

師:看看,還有什么?仔細看看,想說什么呢? (學生說)

小明真是個熱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還準備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圖4(桌上每6塊糖放在一起,有兩份只有 5塊糖放在一起)

你們想說什么呢?

3.教學例l

師: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食品,請看圖(第 13頁例1),你們認為老師分得怎么樣? (不怎么樣)你們說說應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應該每份分得同樣多)

這樣的分法你們能取個好聽的名字嗎?叫什么分呢?

(學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數學上,我們把它稱為“平均分”(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

13頁“做一做”。

二、引導探究,操作平均分

1.引導。

師:元宵節你們都吃湯圓了嗎?元宵節里吃湯圓象征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下面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湯圓”(用乒乓球代替)。 (學生拿出學具)

2.數一數。

師:有多少個小碗?

3.說一說。

師:老師會讓你們干什么? (把大碗里的湯圓平均分成5份)

4.分一分。

師:小組同學合作把大碗里的湯圓平均分在5個小碗里。

5.小組展示不同分法。

111個地分;

222個地分;

333個地分。

6.師:你們更愿意選擇哪種分法?為什么?

三、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平均分

1.師:大家表現得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獎品給大家。這樣吧!送給每組同學一捆鉛筆。(送鉛筆)

學生提出疑問:我們怎樣得獎品呢?

要求學生想出解決的辦法。 (先數數有12枝鉛筆,再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得幾枝?)小組合作完成。

2.練習三第2題。另兩種分法錯在哪里?

3.開放練習。

師:你們都有獎品,老師也希望有獎品,你們每個組數出3個湯圓給我吧!你們還剩幾個?(12個)

老師的問題是:這12個湯圓你準備請多少人來吃才能夠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種答案?

分組上臺展示不同答案。

4.生活中的平均分。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會用平均分這種方法,想想:在你們的生活中,用過這種分法嗎?

四、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最喜歡的是什么?

【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中“平均分”的教學內容與九義教材相比是加強了的內容,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習,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了對教學過程 的探索。

主題圖是讓學生感性體會平均分,例l是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讓學生探討“平均分”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體會平均分。

1)根據本班實際,改變主題圖的情境,因春節剛過,學生在新年里會到處串門做客,主人就要準備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題圖,主題圖分步展示,出現一定的坡度,讓學生有充分的感性認識,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每份同樣多”。

2)通過例l的教學引出“平均分”的概念,這里設計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給這種分法取名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用語言對這種體會做出一種概括,加深他們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引導探究,操作平均分。

2是讓學生體驗原始含義的平均分,體現出人們認識平均分的過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室的盧江主任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例2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種方法,而沒有經歷原始的平均分法。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設計的,總數不給學生,大碗里裝的乒乓球(代替湯圓,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學生一下子也看不出來,這樣容易使學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1個地分)進行探索,經過探索后,有學生發現了總數(15),決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識直接解出答案。因為3X515,所以每份應該是3個乒乓球。

這樣就使學生經歷了從原始平均分到最優平均分的過程。這時教師應該肯定最好的方法。

3.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平均分。

1)通過教師發獎品,不經意地引出實際問題。教師發給每個小組一捆鉛筆,而不是發給每一個人,這可怎么辦呢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用今天學到的“平均分”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會先數出總數12枝鉛筆,再看看分給4個同學,每人得到幾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開放練習。這里設計的是12個“湯圓”準備請多少人來吃能夠平均分,有多種答案,這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一點比例思想, “湯圓”總數不變,吃的人數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數少,每人吃到的就多。這樣的活動設計能對學生的心智活動起到一定的啟迪、激勵、挑戰的作用。

3)讓學生說說生活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是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初步感知平均分現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導學生探究,操作“平均分”,體驗從原始化平均分到最優化平均分的過程;最后,再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現象。

江西省南昌市上河街小學  趙志輝

4.2.2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人教課標版 相關內容:
  • 4.2.1 “平均分”教學設計|人教課標版(通用7篇)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教學重點、難點: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學...

  • 《平均分》說課稿

    以下是《平均分》說課稿,歡迎借鑒!一、說課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平均分》二、教材簡析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它的含義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因此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基礎性和重...

  • 二年級上《認識平均分》教學實錄(蘇教版)

    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42頁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 “平均分”教學設計_

    教學內容:教科書p12~p14例1、例2。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將物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平均分。...

  •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設計_

    教學內容:課本第15頁,例3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 認識平均分導學設計

    教學內容: 書p42~43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活動,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平均分的具體操作過程。2.讓學生學習平均分的第一種常見情況: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的分。...

  • 蘇教版二年級平均分,

    作者:無錫市惠山區天一實驗小學 徐曄 無錫市惠山區教育局教研室 郭慶松[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4~35頁的內容。...

  • 平均分2

    教學內容:例3及練習三第4、5題教學目標:理解 “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每幾個一份地分,求總數里有這樣的幾份。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教學難點:會說平均分的過程。...

  • 認識平均分(2)

    【教學內容】國標版第三冊p32-33【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義,掌握按指定的份數平均分物體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 “平均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4~35頁的內容。[教材簡析]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

  • “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及說明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0~31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物體的活動,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將一些物體分成若干份。...

  • 平均分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12~14頁內容。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和實際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歷“平均分”的過程。...

  • 《平均分 》教學反思

    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 《平均分》教學反思

    《平均分》教學反思 1、《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所以我在教學時,選取學生熟悉的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進行加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

  •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在平均分的教學中,教材設計了兩個例題,第一是介紹平均分的結果是相同的,第二例題是揭示平均分的過程。實際上,這就是這個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在操作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念是這節課的一個著眼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江门市| 万宁市| 浦北县| 闽侯县| 绥棱县| 庄浪县| 安达市| 合江县| 万安县| 左贡县| 葫芦岛市| 称多县| 和龙市| 龙陵县| 铁力市| 河北区| 湘乡市| 南溪县| 巴里| 黄梅县| 蓬安县| 伊吾县| 赤城县| 阳城县| 淮安市| 连江县| 鄂托克前旗| 休宁县| 安庆市| 丽水市| 岳西县| 定兴县| 辛集市| 离岛区| 且末县| 融水| 兰坪| 遵义县| 康马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