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千克和克的認識

千克和克的認識

千克和克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北京市21世紀教材小學數學第四冊61——63頁。

二、教學目標 :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

2、在測量活動中,初步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 : 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

五、教具準備:課件、臺秤、各種實物。

六、教學過程 :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都玩過蹺蹺板吧?如果老師和明明玩蹺蹺板,會怎樣呢?為什么?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物體是有輕、有重的。說一說,你身邊那些物體輕,那些物體重?

3、感受身邊物體的質量

拿出包裝大小相似的一袋鹽和一袋薯片,分別掂一掂,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認識計量工具“秤”。

(1)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有質量。要準確地知道物體的質量,就要借助測量工具“秤”去稱。生活中有哪些秤呢?

(2)把你認識的秤介紹給大家。(課件演示:臺秤、電子秤、桿秤、盤秤、彈簧秤、健康秤)

2、認識常用的計量單位“千克”、“克”。

(1)測量長度要用到長度單位,稱物體的質量要用到質量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質量單位嗎?

(2)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是“千克”和“克”(板書課題)。“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對于學生提到的“斤”、“兩”,告訴學生是我們生活中人們習慣的說法。)

(3)認識臺秤: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

3、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1)我們每組桌上都有一袋鹽,請把它放在秤上稱一稱,看看這袋鹽的質量是多少?

(2)每個同學把這袋鹽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3)請各組稱出1千克的蘋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一數有多少個?

(4)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一千克?

4、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

(1)每個同學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么樣?(很輕)一般,稱比較輕的物體的質量,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用天平來稱。

(2)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用天平稱2分硬幣的質量,并匯報稱得的結果。

(4)把1克重的2分硬幣拿在手中再掂一掂,閉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的質量,換只手再掂一掂。

(5)用天平稱出1克瓜子,看看有多少粒。

(6)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7)再掂一掂100克的薯片大約有多重,500克的餅干大約有多重。

5、千克與克的關系。

(1)誰愿意把你們手中的100克的薯片借老師用用?(向學生借100克的薯片,裝在一個大袋子里,邊借邊數,借了多少克。)

(2)老師借了1000克的薯片,放在臺秤上稱一稱,是多少千克?1000“克”是以克作單位,1“千克”是以千克作單位,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3)小結、板書:1千克(kg)=1000克(g)。

(4)對比:一手掂2分硬幣,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想像:多少個2分硬幣的質量是1千克?

(三)、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1、分別稱出1千克的毛線和1千克的釘子,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要知道物品的質量,不能僅憑它的外觀、用處去判斷,而要實際去稱一稱。)

2、先估計物品的質量,再稱一稱,填入表中。(表略)

3、小組活動。課下稱出本組同學的體重,填入表中,并提出問題。(表略)

(四)質疑小結、概括評價: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千克和克的認識 相關內容:
  • 克的認識(通用14篇)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包括克的認識,以及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兩個部分。教材先從食品包裝袋上標明的計量單位“克”引出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體會克的產生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3—35頁.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1克的實際重量,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2.知道克與千克的關系,知道稱比較輕的物品時要用克作單位.3,體會數...

  •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學案例、反思與評析(精選2篇)

    一、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千克、克、噸”二、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 克的認識(精選13篇)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包括克的認識,以及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兩個部分。教材先從食品包裝袋上標明的計量單位“克”引出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體會克的產生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 “克的認識”教學實錄

    一、看一看,比較物體的質量 1.老師和同學誰重。 (學生張齊和老師站在一起) 師:我們倆站在一起,比一比,你能想到什么? 生:錢老師高,張齊矮。 師:也就是錢老師比張齊—— 生:高。 師:張齊比錢老師—— 生:矮。...

  • 第三單元千克和克: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知道稱較輕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單位。2、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估算,逐步...

  • 2、克的認識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包括克的認識,以及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兩個部分。教材先從食品包裝袋上標明的計量單位“克”引出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體會克的產生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 《有多重》——千克和克的認識教案

    “千克、克”的認識(第五冊第三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實際質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 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2.熟記1千克=1000克。教學重點: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2.熟記1千克=1000克。學具準備:1枚二分硬幣、1袋食鹽(1千克)。...

  •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與意圖說明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3~35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知道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要用克作單位。...

  • 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 克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克".2.通過實踐活動,親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1克的實際觀念.3.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請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各稱:李小明身高1( ) 48( ),體重45( )問:在米,厘...

  •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學反思

    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知識 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超市調查關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

  •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3—35頁.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1克的實際重量,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2.知道克與千克的關系,知道稱比較輕的物品時要用克作單位.3,體會數...

  •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學案例、反思與評析

    一、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千克、克、噸”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宜州市| 永善县| 富平县| 会同县| 昌宁县| 晋宁县| 江川县| 竹山县| 十堰市| 烟台市| 绵阳市| 镇平县| 张家口市| 青岛市| 瑞昌市| 普兰店市| 邯郸市| 沙坪坝区| 通山县| 饶河县| 科尔| 威宁| 云南省| 永泰县| 曲阳县| 平乡县| 贵阳市| 濮阳市| 阳曲县| 张家界市| 淮南市| 柏乡县| 滨州市| 甘德县| 广水市| 布尔津县| 平昌县| 稷山县| 旬邑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