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在 活 動 中 體 驗 數 學——“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

在 活 動 中 體 驗 數 學——“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

在 活 動 中 體 驗 數 學——“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新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理論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分米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實驗數學》二年級下學期關于長度單位的一個知識點。學生已經學習過米和厘米,對于分米由于實際生活中應用得少,學生接觸的也不多,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充分做好各種準備,以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活動

1、在判斷中復習舊知

 活動一:教師出示一張錯誤的測量鉛筆的投影片(可抽拉),鉛筆的右端對準8厘米刻度線。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投影片,這只鉛筆有多長?

         1:(搶著回答)8厘米。

         2:(十分著急)老師,她說得不對,應該是8厘米多。

         師:你為什么說是8厘米多呢?

         2:因為鉛筆的左端沒有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而是多了,所以是8厘米多。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2: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鉛筆的左端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再看鉛筆的右端是幾就是幾厘米。

         師:說得真好(邊重復測量方法邊抽動投影片使鉛筆的左端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F在請同學們讀出鉛筆的長度是多少?

         生:(異口同聲)9厘米。

[說明]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思考,喚醒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在觀察中既要判斷測量方法對不對,又要思考正確的測量方法是什么,同時又要準確的讀數。讓學生的舊知隨著判斷而顯現出來。

2、在操作中引入新知

 活動二:教師請兩名同學配合測量黑板的長度、講臺的高度。學生測量的結果是:黑板長323厘米,講臺高90厘米。針對學生的測量結果教師講述為了記數的方便,通常要用到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它比厘米大而比米小,它就是分米。

[說明]在這一活動情境中,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并讓學生在測量具體物體的猜測中引入新課。

3、在觀察中發現新知

 活動三:教師出示刻有“分米”的米尺(教具),請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文字和刻度。并請一名學生在尺上找出“1分米”刻度所在的位置,然后拿出彩帶請學生量出1分米的長度,用剪刀剪下來。教師再把相同長度的彩帶分發給各個小組,讓學生用學生尺測量彩帶的實際長度,小組內交流、檢查并匯報結果,1分米的彩帶實際就是10厘米。

[反思]讓學生在觀測中探求結論,遠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活動四:師:同學們都知道1分米=10厘米,也可以說10厘米=1分米。下面請同學們在自己或同伴的身體上找一找“大約1分米”的地方。

        生:(非常熱鬧,也感到好奇)

        1:我發現我的手掌大約1分米。

        2:我發現同學的辮子大約有1分米。

        3:老師,我發現你的衣服兩顆扣子之間的間隔大約是1分米。

        4:我的衣服口袋口大約1分米。

        ......

師:(深情地)同學們說得真好!

[反思]這一活動給我帶來的不只是驚喜和意外,更讓我感到異常的激動和興奮,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到了他們探求知識的那份熱情和喜悅,使我感受到只有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發展他們的思維,才能讓學生真正的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4、在拓展中驗證新知

 活動五:教師說明活動要求: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去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的長度,測量時請你們作好記錄,并加以說明。(下面是學生小組的匯報結果)

        小組1:我們組測量的是地板磚的長度,四邊都是60厘米,我們把它記成6分米。

        師:測量無誤,換算正確。

        小組2:我們組測量的是門,門寬1 米,門高2米。

        師: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門的寬度和門的高度能不能用“分米”作單位?

        生:可以。因為1=10分米,所以門寬10分米,門高20分米。

        師:門的高度和門的寬度用什么單位更合適呢?

        生:用米更合適一些。

        師:送點掌聲給同學,他說得很好。

        小組3:我們組測量的是獎狀,長35厘米,寬25厘米。我們組討論后認為用厘米作單位比較合適。如果用分米,長3分米5厘米,寬2分米5厘米,讀著不順口。

        師:說得有道理,也給第三小組的同學鼓鼓掌。

        小組4:我們組測量的是操場上乒乓球臺的長和寬,長270厘米, 160厘米,經過討論我們改寫為長27分米,寬16分米。

        師:我也同意你們組的觀點,同學們同意嗎?

        生:同意。

               [反思]這一開放活動的設計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和諧的教學氛圍,自由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體現,刺激了他們的表現欲,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全課反思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好的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怎樣投入數學學習,甚至比學習何種數學知識更重要。

                   為了給學生創設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大膽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注意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和處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在上面的教學過程 中,以活動貫穿整個教學環節,首先認識“1分米”,接著感受“1分米”,最后體驗“1分米”,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既把握了知識的本質,學到了探究方法,又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及時指導,適度點撥,真正成了“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作著!

 

主要參考書目:

1、   夏清峰,《怎樣促進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江蘇教育,2003(2)。

2、孔企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月。

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月。

 

在 活 動 中 體 驗 數 學——“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 相關內容:
  • 《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第4頁例2、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學情分析]學生已經認識了毫米、米和厘米這三個長度單位,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認識分米。...

  •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總第2課時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 分米的認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 第二課時 分米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p4頁例2,p4頁“做一做”及p5頁第3題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懂得測量不同長度的物體要用合適的長度單位,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并學會用其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五冊p4,練習一第4------6題教材簡析認識了毫米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體會在實際測量中,有些物體的長度是界于厘米和米之間的。因此,感受到分米重要的實際意義,產生一種學習和動機和需求。...

  • 第一單元第二課時《分米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分米產生的意義; 2.了解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

  • 分米的認識 人教版數學三上教案

    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長度概念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

  • 人教三上數學第三單元《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學習內容教材第21-2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五第1、2、5題。學習目標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并會用他們做單位進行測量。教學重點: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教學難點: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4篇)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2~4.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組一把米尺.鉛筆,練習本,橡皮.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毫米,分米的認識"是...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毫米、分米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6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毫米和分米的認識(精選3篇)

    教 學 過 程第1時授課時間2005年3月 日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頁,自主練習第1、2題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學習內容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札記、修改創設活動情景,引入新知認識毫米你在學習時最常用到...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4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盐源县| 凤山市| 孝感市| 杭锦后旗| 屏南县| 镇巴县| 松江区| 东兰县| 河北区| 黑河市| 斗六市| 珲春市| 天津市| 株洲市| 剑川县| 元谋县| 墨竹工卡县| 鄂伦春自治旗| 贵港市| 河池市| 海阳市| 隆昌县| 汾阳市| 南汇区| 吉首市| 中牟县| 眉山市| 章丘市| 昌平区| 嫩江县| 东辽县| 杂多县| 如皋市| 沙雅县| 衡山县| 大兴区| 资中县| 上饶县| 文化|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