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教案
師:大家討論一下剛才這位同學的說法有沒有道理。
大家討論后,進一步明確加數相同的加法才能寫成乘法。
(評析 學生討論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驗證,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思維會更有深度,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加強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使學生感受到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有助于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習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斷發展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生4:跳舞的有多少人?橫看是3個6,列式6×3=18人,豎看是6個3,列式相同。
生5: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從中間分開,每邊都有藍、黃、紅三種顏色的人。
生6:照相的有幾人?求3個4用乘法。
生7:空中飛的小鳥有幾只?求3個5,列式3×5=15。
生8:紀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隊員?2個8,8×2=16。
生9:紀念碑前的鮮花有多少朵?5個6,6×5=30。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發現了這么多的乘法問題,那請你們在課本上找到每個算式相對應的圖畫,把算式寫在旁邊。
(評析 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觀察仔細,主動積極,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熟悉的節日場景,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計算“相同加數的和”的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師:同學們,在節日中,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敬上隊禮,他們會對烈士說什么呢?
生:叔叔您的血不會白流,我們會好好學習,長大把祖國建設得更好。
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烈士,更不能辜負烈士的熱血,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美!
(評析 教師及時利用教材提供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
師:請問下面三幅圖(課本31頁)各是誰看到的?連一連,說一說每一幅圖是從紀念碑哪個面看到的。
生:第一幅圖是從正面,第二幅是從側面,第三幅是從上面看到的。
(三)實踐與應用
師:今天走進節日廣場,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還發現了許多數學知識,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還能發現哪些乘法問題?
生1:每輛出租車有4個輪子,6輛出租車有幾個輪子?4×6=24(個)或6×4=24(個)。
生2:我的舅舅10月2日結婚,請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來賓?可以列為10×25或25×10,結果我不會算。
師:好,今天我們就上到這兒,大家回去尋找身邊的乘法問題,把它記在成長袋里,如果遇到不會計算的乘法,可暫時存進問題銀行,也可以請教父母或與老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