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人教新課標二下)
教學內容: 課本p29頁例3,練習六1~3題。教學目標:1、 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簡單的除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2、 通過提供豐富、現實、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3、 使學生逐步養成愛動腦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點:解答簡單的除法應用題。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探索解決除法應用題的方法。教學準備:主題圖、格子圖或課件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出示例3主題圖。(1)談話:小朋友在課間喜歡玩些什么游戲?是怎么玩的?說說你看到了什么?(2)、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組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3)、全班匯報。【設計意圖】:在愉悅的談話中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情緒飽滿、積極投入學習。二、探索學習1、 教學例3(1)、從圖中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講給你的同桌聽聽。(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一共有多少學生?*平均分成3組,每組幾人?*每組5人,可以分幾組?(3)、一幅圖提出了3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該怎樣解答?說說這樣解答的理由。第二、三個問題怎么解答?試試看能給大家講講為什么這樣計算的理由嗎?(4)、你能說出表示的意思嗎?通過解答這3道題,你能發現它們間的關系嗎,和你組里的同學討論討論。(5)、看!又來了3位同學,那每組應該有幾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組里的小朋友說說。2、出示課題板書:解決問題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設計意圖】:將學生置身于現實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進一步學習乘除法應用題做鋪墊。創設開放情境,為學生提供信息。三、拓展應用1、 引導學生完成p29頁“作一做”。請學生觀察情境圖后用自己的語言講小刺猬運水果的故事,引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解答。2、 學生從圖中搜索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獨立解決書中提出的問題。3、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六1~3。教師巡視、指導。做完的同學選擇一道題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