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1(青島版)
學生:我喜歡第二種,這種方法又快又簡便。
師:既然同學們都喜歡用第二種方法,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完成一個任務:你們能再三角板的幫助下給他們分分類嗎?
學生:在小組里練習分類。
師:誰想上來分分看看?
學生:請幾個小組的同學上來分給大家看,要邊說邊分。
師:像這樣的,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大家再在小組里分分,說說這些角的名稱。
學生:在小組里練習。
三、鞏固練習。
1. 同學們剛才學習的非常認真,那你能不能看看我們的教室里有沒有這些角?你的周圍又沒有這樣的角?你的生活中又沒有這樣的角?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全班再交流。
2.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紙來折一折銳角和鈍角。然后用三角板來驗證一下,折的對不對。
用紙片來拼一拼銳角和鈍角。
你會畫銳角和鈍角嗎?那就請你來畫一個吧。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直角、銳角、鈍角
教后反思: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玩,在玩中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從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進一步以我們的調皮猴為什么不一樣高了呢?這一問題引出對角的大小比較的學習。
4課題 課本27頁自主練習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4、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三角板、卡紙、剪刀。
教學過程:
1、學生說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因為在課堂上練習過,所以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說幾個就可以。
2、比較角
用三角板先來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鈍角。
在班級中交流的時候,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比較角的,為什么說他們是銳角和鈍角。
3、畫銳角和鈍角
這部分對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先讓學生討論這些角的畫法,然后教師對于學生的討論給于指導,并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畫銳角和鈍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驗證。
4、讓學生先估計,再實際操作,通過比較看看有什么發現。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準備兩個長短不一樣的活動角,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對圖形中的角,只要學生能數出個數就可以,不要再過多的擴展,以免增加學生的難度。
6、這是一個做角的活動。可利用圖中呈現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歡的其他方法。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而且還可以與本單元的信息窗首尾呼應,突出了動手操作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