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1(青島版)
2、說說你見過的角。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方面的找角。
3、師:老師要考考同學們的眼力,請你看看下面的圖形中有沒有直角,如果有就用直角符號標上。
學生可以用直角尺幫助去量一量來驗證,并且標上直角符號。然后全班交流。
4、畫一畫
這部分對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先讓學生討論直角的畫法,然后教
師對于學生的討論給于指導,并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畫直角,最后用直角板老驗證。關鍵提示學生要標上直角符號。
5、看圖列式: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6、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7、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后反思:在練習畫角之前,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具體事物如三角板、扇子等上的角的樣子,分析從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的樣子,然后根據角的組成各部分名稱,練習畫角。
3課題 信息窗2玩調皮猴
信息窗解讀:這幅情境圖是呈現的是小朋友在手工課上玩調皮猴的情景。在玩的過程中通過一個小朋友提出的“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這個問題,引出對比較角的大小的研究和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4、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三角板、卡紙、剪刀、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圖畫。交流自己的發現。(為什么這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
二、新授。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認真,看出這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那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學生:我認為是兩根木條的長短不一樣。
我認為是角的大小不一樣。
……
師:同學們發言真積極,還有想說的嗎?
學生:我觀察發現,調皮猴身上的木條的長短是一樣的。
師:這位同學觀察的真仔細,請大家測量一下。
學生:木條的長短確實一樣,調皮猴的高度是與角的大小有關的。
師:哪個角比較大呢?請你估計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探索。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清在投影上展示講解一下。
學生:我們是這樣做的,把這兩個角描下來,重疊在一起比一比。
我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較,第一個角比直角大,第二個角比直角小。
我們用紙折出與第一個角同樣大的角,再放到第二個角上比較。
……
師:同學們太棒了,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誰估計對了呢?想想你喜歡哪種方法?說說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