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七巧板》教學設計及反思
四、全課總結1、評比冠軍隊,教師發獎品,希望你們繼續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績。2、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課,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生1:我會用七巧板拼小兔子和大樹了。生2:我還知道七巧板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生3:我知道七巧板為什么有意思?……【教學思路】“有趣的七巧板”是一節實踐活動課。利用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數學游戲。教材安排這次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培養學習興趣,發展空間觀念。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低年級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愛說、愛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抽象的講解對他們來講是毫無意義的。教師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必須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多層次的練習活動來吸引他們,讓他們樂學、愛學。教材先引導學生認識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每一種圖形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然后從簡單到復雜,放手讓學生嘗試兩塊、三塊的拼塔,再是四塊、五塊、六塊的拼搭,最后是七塊的拼搭。讓學生認識七巧板,并說出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基本的平面圖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拼一拼生活中的物體。本課還安排了一個“守株待兔”的小故事,通過課件展示,不僅使學生興趣盎然,而且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這時再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最后,讓孩子們用七巧板拼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充分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使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去。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而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給了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反思】本節課是進行課題研究上的一節研討課,如何在實踐活動課中體現課題思想進行了嘗試!坝腥さ钠咔砂濉钡闹笇гO計,是本著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開展一系列活動的綜合全過程。反思這節課我認為有以下四點:1、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抓住課題提問的過程,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也是訓練思維能力的過程。本節課引入課題后,讓學生說一說:“你想了解有關七巧板的哪些知識?”給學生創設發現問題的機會,使學生敢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學習,從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主體作用。2、“做數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造性拼圖。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利用自己的求異思維,拼出圖形。這一過程更多地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學習活動的發展與升華。教師讓學生離開座位參觀,給學生的互相學習提供了機會,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欣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的創造體驗在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在創作活動中許多學生熱情很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除了書上的圖形之外,他們還拼出了茶壺、機器人、房子、蠟燭等等,有一個孩子還用七巧板拼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京劇臉譜。讓學生參觀、點評作品,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促進了語言與思維的融合,同時也體現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