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節日廣場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時(復習與鞏固)教材簡析:
這是本冊安排的三大實踐活動之一,是對前面所學乘法的意義、2—5的乘法口訣和觀察物體等內容的復習和鞏固。通過幾組圖,培養學生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時,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提出相關乘法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其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教材又設計了觀察紀念碑,辨認從多個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簡析: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此練習可以充分放手,讓學生從情景入手,小組合作學習,看圖提問,運用已學知識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高整理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目標預設:
1、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運用2---5的乘法口訣求積
2、通過觀察,培養學生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滲透愛過主義教育。
3、小組學習中,掌握學習技能,學會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主題圖中收集有用的的數學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圖
學生準備:本子、白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嗎?
國慶節
師:對,十月一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去參觀一下節日的廣場。
2、出示掛圖左半頁:節日的廣場漂亮嗎?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二)分組學習,合作探索。
1、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氣球、大花盆、有的小朋友在跳舞、有的在看、有的在照相
2、分組學習:
請小組長拿出紙片,組織你的小伙伴仔細觀察畫面,想想你們能提出哪些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把它記在白紙片上。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提出的問題最多。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傾聽、提問。
3、匯報交流:
請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把你們組提出的數學問題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根據學生口述板書問題。(相同的問題只板書一次)
4、要求:齊讀黑板上的問題:
(1)一串氣球有8個,4串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2)一邊有8盆花,4邊一共有多少個大花盆?
(3)一排有6個小朋友在跳舞,3排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跳舞?
(4)有2堆小朋友在看跳舞,每堆有5人,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看跳舞?
(5) 照相的每組有4人,3組工有多少人?
4、獨立解答黑板上的問題。有困難地可請同桌幫忙。
5、指名匯報:
第(1)個問題,你是怎樣列式的?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其他同學還有補充的嗎?(下面的問題程序相同)
每串氣球有8個,4串有4個8,所以,4x8=32(個)
對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照相?”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從圖上看,能用乘法嗎?怎樣才能用乘法解答?
把4人看成一組。
6、學生匯報自己的算式。
(三)、觀察練習
1、引導觀察:你能說說你正面、側面和上面分別有些什么嗎?
2、出示掛圖右半頁:請你說說圖上的故事。
找找淘氣、小狗和小鳥分別在烈士紀念碑的哪一面?
淘氣在烈士紀念碑的前面;小狗在烈士紀念碑的側面;小鳥在烈士紀念碑的上面。
3、思考:仔細觀察下面三幅圖,想一想,再連線。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性練習
小游戲:編題大挑戰。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乘法解決問題,你能用4×5和3×7編出兩道應用題嗎?編出一道給小組記1分,看哪組得分最多。
(五)、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