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做家務《
計算教學的個性化教學探索與實踐我校是一所數字化學校,現有16個數字化教學班,學校為每位學生配備一臺高性能多媒體計算機,并且專門設置研發機構,為學校數字化教學保駕護航。本學期我校的硬件條件、網絡環境、教學應用管理系統等性能有了質的提升,為學校數字化教學的順利開展掃除了障礙。
快樂、高效的個性化學習是我校追求的目標,老師們熱情高漲,不斷地探索、實踐、反思,再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一節乘法口訣課為例,淺談我校在數學學科計算教學方面基于數字化的個性化教學方面的心得體會,與讀者分享。
一、教學回顧
1.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做家務"。
2.教學目標
◆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學生背景
◆學生基本上準確背誦乘法口訣。
◆上一課時,學生已經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經歷了編口訣,運用口訣計算,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
◆做家務這一情景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比較密切,而且學生數數時,兩個連個數的經驗比較豐富。
4.教學過程
因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較豐富,而且部分學生已經能獨立應用2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所以老師沒有采取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授課方式,老師基本上沒講,而是以學生自學、練習為主。
課前教師在黑板上明確寫清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如下圖)。
第一步: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教師以簡單的話語詢問學生是否幫父母做過家務,吃飯時是否分過筷子,1雙筷子幾根,2雙幾根,4雙幾根,9雙幾跟,以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課堂教學做鋪墊。
第二步: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自己看書,將課本第14頁表格、算式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而后按照3、2、4、5的順序依次做課本第15頁練習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視,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并進行2次集中講解。
第三步:準確完成書上練習的同學,上機玩主題網站"大顯身手"中的游戲進行拓展練習。
5.教學效果
90%學生用25分鐘較好的完成了本節課教學目標,并且在余下時間內利用主題網站中的教學游戲進行了拓展練習。
二、教學特點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整堂課以學生的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為主,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地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的數學知識是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主動建構起來的,學生的能力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只有放手,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才能學到屬于"自己"的知識,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2.教師充分發揮了導演的作用
第一、精心設計主題網站中的游戲及題庫。
第二、上課伊始,教師即在黑板上明確規定了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流程,使學生課堂學習有據可依,不致盲目無錯,而且課本上的題目是有難度的,通過教師的安排,引導學生由易到難進行學習,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教師巡視時,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一句句"你真棒"、"你真聰明",對學生豎起大拇指等語言與行為使學生的自信心激增,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這種教學方式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同時,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并且對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例如,學生在編口訣時,將"二五一十"編成"二五得十",在做課本第15頁第二題時大部分同學不能準確理解題意,老師都及時地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