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塊積木教學設計
(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北師大版)第 6~7 頁。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創設 5 個開放性的情境:數積木、數參加課外活動的同學、數瓶子、小狗送信、數玩積木的同學等,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解決數學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體會不同的解題方法,獲得數學知識,拓展思維。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建立乘法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目標預設
1 、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 、能熟練地讀、寫乘法算式,能正確地將加數相同的加未能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 、知道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養成學生勤于動腦、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相關資料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投影片。
學生準備:積木若干塊。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將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說出算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淘氣最喜歡擺積木了,我們看它擺出了什么圖形?(出示積木圖)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 .說一說。
①學生仔細看圖,指導思考提問:一排有幾塊積木?共幾排 一共有幾塊積木?
②請學生匯報交流。
③根據學生交流問題,選擇一個進行引導, 例如:橫看,每排 7 塊,有 5 排,共有 7 × 5 或 5 × 7 塊。
2 、做一做。
①讓學生獨立解答提出的其余問題,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②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得出不同的幾個幾。
三教學效果 測評
1 .看圖寫乘法算式。小朋友們除了玩積木, 還喜歡玩其他的游戲:
①你能算一算玩游戲的一共有幾人嗎?(書 p6 . 1 左圖)
②中途,老師為大家送來了飲料,一共送來了多少瓶呢?(書 p6 . 1 右圖)
2 .填一填。先讓每位學生都獨立做,然后指名學生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并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如:求 5 個 6 的和是多少或求 6 個 5 連加是多少等。
3 、送信游戲。
教師將全部算式制成算式卡片發給學生開展送信游戲。(書 p6 . 3 )
四、拓展性練習
出示書 p9 . 4 情境圖,讓學生看圖提問題,解答后進行小組交流。比一比,哪組提的問題又多又好!
教學反思
對于乘法意義的理解,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讓學生通過交流、溝通,在表達和傾聽的過程中進行分析判斷,在具體情境中去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