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二)
教學內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數學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28至29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1)讓學生觀察由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簡單物體,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在經歷觀察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一般是不同的。
(3)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由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重點:從不同角度(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簡單物體,體驗所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描述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教 具:電腦課件、大小相同的正方體若干個、三部照相機玩具。
學 具:學生每人準備四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
教 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老師說:我們班很多同學聰明伶俐,數學學得非常好,背誦乘法口訣非常流利,聲音又響亮,將來有可能成為數學家,下面誰愿意為大家背誦5的乘法口訣?
2、老師請出一位愿意背誦乘法口訣的同學站在同學們中間,示意每個同學作拍照的姿勢,觀察這位同學背誦乘法口訣時的樣子。
3、匯報“拍照”結果。老師有側重點地請在這位同學的前面、后面、側面觀察“拍照”的“師傅”敘述觀察到的畫面。
4、小結,引出課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一般不一樣,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一看,[板書課題:看一看(二)]重點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幾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構成的物體。
二、新課
(一)、看一看,說一說活動。
1、老師在講臺上用三個正方體搭成了 圖形。問大家:“誰愿意當攝影師,給老師搭的物體拍個靚照嗎?”然后請出三位同學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再分給每人一部“照相機”,讓他們分別作拍照動作,最后每人取出自己所拍攝的照片展示給同學看,說說拍到的照片是什么圖形,貼在黑板上。
2、評議拍照效果。讓其他同學在座位上也搭成 圖形,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然后說說剛才這三位“攝影師傅”拍的照片與你看到的是否一樣,你還發現了什么?(從側面看是一個正方形,從正面與從上面看都是三個正方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正方體每個面都是一樣的,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所以從正面、上面觀察到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
3、電腦課件演示并小結。老師說:看看我們的老朋友機靈狗、淘氣、笑笑觀察到的跟我們看到的是否一樣?通過電腦直觀而形象的演示,讓學生加深體會所觀察的結果。平時我們觀察物體,可能會看到物體的一個面、兩個面或三個面,這節課我們重點觀察物體的某一個面,那么看的時候,視線要與看到的面垂直。
(二)、搭一搭,畫一畫活動。
1、搭一搭,看一看活動。老師說:“你能用三個正方體搭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嗎?試試看。” 要求小組的每個同學最好搭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物體,然后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所搭的物體,把每次觀察到的物體形狀告訴小組的同學,看誰的觀察能力最強。
2、電腦課件顯示用三個正方體搭成的一些圖形,讓同學們說一說還有那些不同的搭法,并請代表上臺演示。
3、看一看,畫一畫活動。電腦顯示 圖形,讓學生搭一搭,然后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把看到的形狀畫下來。(小組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