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可愛的小青蛙》教案
教材分析:“可愛的小青蛙”這一課在教材的18頁、19頁,是學生已經學習了2、3、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復習課,目的是通過與青蛙有關的三個問題進行已學過口訣的綜合練習,同時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目的:
1.鞏固復習學過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準確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3.培養學生運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
設計思路:
在學習主題圖前先復習學過的2、3、5的乘法口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習主題圖時注意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練習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整節課使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愉快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一背學過的2、3、5的乘法口訣.(先指名背誦,再同桌互相背一背.)
2.運用一句乘法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要求:
一人說乘法口訣另一人說出這句口訣相對應的兩個乘法算式.(先同桌互相說一說,再請同學匯報.)
[點評:同學們課上發言踴躍,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教師當堂就可以了解學生2、3、5的乘法口訣背誦情況.]
二、新課教學
出示教材上18頁的主體圖,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師:看到同學們口訣背得又快又好,小青蛙們也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了,不過它們有三個問題需要大家來幫忙,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生:愿意.
教師把書放在實物投影上,指著左圖說:這是小青蛙帶來的第一個問題,誰能說說圖意.
生:一個小男孩把撈到的一些小蝌蚪放回了水中,池塘里的青蛙媽媽正在迎接自己的孩子.
生:放回池塘里的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我們可以用連線的方法幫小蝌蚪找到媽媽.
師:那就請同學們用直尺在書上自己先連一連,然后四人一組交流,交流時重點說說每個算式的意義,用的哪句乘法口訣.
師趁學生交流時把寫有“6、12、18”的青蛙貼到黑板上,集體交流時把寫有乘法算式的蝌蚪發給同學,請這些同學幫蝌蚪找到媽媽,把蝌蚪貼到媽媽的身邊,并說說每個算式的意義,用的哪句乘法口訣.
師:小青蛙給我們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兩只青蛙媽媽在河邊開展了有趣的過河比賽.請同學們看右圖,誰能說說這次比賽的規則.
生:這是兩座數學橋,小青蛙答對一道題就可以向前跳一步.
生:它倆誰先到對岸得到紅旗,誰就贏.
師:小青蛙做數學題可慢了,我們幫幫它們吧.在比賽之前我們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請同學們把這些數學題的得數寫在書上.師這時把數字橋貼到黑板上,請8名女生、8名男生到黑板上比賽,其他同學做裁判.(做的又快又對的一組,師每人獎給一面紅旗.)
師:小青蛙給我們帶來的第三題是什么?誰能給大家讀讀.(請同學們把這道題獨立寫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指名匯報)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點評:通過創設幫小青蛙解決三個問題這一情景,不僅對學生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而且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每一次匯報學生都特別積極,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三、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