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三冊《拋硬幣》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教學目標〗
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教材分析〗
“拋硬幣” 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中的內容。
“拋硬幣”一課是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另外,本課時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不確定現象,只要求學生能夠用一些諸如“可能” “一定” “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不要求學生求出可能性的具體大小。其次,“ 拋硬幣”這一節,教材的設計以活動為主,呈現了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與探索的機會。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建于1927年,直屬于南昌市教育局,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的歷史名校。學校有41個教學班,學生2789人。學生都來自南昌市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都非常強,課堂用的學具,如盒子、轉盤都是學生在家長的引導下制作完成。學生在掌握了一些統計方法的基礎上,學習“拋硬幣”這一課。學生要在游戲當中利用統計方法記錄游戲結果。
〖課堂實錄〗
(一)拋硬幣游戲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新版1元硬幣)
生:1元錢。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拋硬幣的游戲。(板書:拋硬幣)
寫有1元字樣的是正面,畫著菊花的是反面,我把它往上一拋,你們猜一猜,硬幣落地后哪面朝上?
生:正面朝上。
生:反面朝上。
師:你們想玩這個游戲嗎?每6人為一小組,每人拋一次,大家猜一猜哪個面朝上?并想一想你能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生1:有可能正面朝上,有可能反面朝上。
生2:正面朝上的多。
生3:反面朝上的多。
……
師:對,有多種可能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戲
師:在你們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個裝有3個黃球和3個白球的盒子,從這個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誰來猜一猜?
生1:白球。
生2:黃球。
生3: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
(分6人小組,每人摸一次。)
師:小組長根據摸球的結果填寫表格。摸到白球時,在白球后面打“√”;摸到黃球時,在黃球后面打“√”。(表如下)
白 球 共( )次黃 球 共( )次
師:剛才大家都玩得很起勁兒。現在哪一小組來匯報一下摸球的結果?
小組1:我們小組摸到4次白球,2次黃球。
小組2:我們小組摸到3次黃球,3次白球。
……
師:從你們摸出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師: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板書:可能)
師:為什么說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為什么不說是一定呢?
(同桌互相說說。)
生:因為盒子里有兩種顏色的球,所以說是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師:在生活中什么事情可能發生?
生1:明天有可能會下雨,也有可能會出太陽。
生2:上學的路上,我有可能會碰到同學。
生3:我考試有可能會得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