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四、分一分與除法分糖果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分糖果。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北師版教材二年上冊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動,此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小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經驗。“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是本節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具體操作及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5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經驗與策略。實際上,從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中要獲得的是試商的經驗。
學生分析:
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經了解乘法的意義,會用2-5的口訣口算乘法。并體驗過小數目的平均分的意義和過程。在生活經驗方面,學生對大數目的平均分可能有過經歷。在年齡方面,二年級的學生更喜歡動手操作,直觀體驗。在習慣上,已經有合作學習的經驗,但需要教師的示范和組織。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操作,感受大數目物品分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經歷有效的小組合作,培養合作意識與能力。
學生準備:小棒(每人20根),圓片(每人5人),每組一袋豆子
教師準備:
表格1、表格2(每組1張),彩筆,磁扣,小棒
把學生平均分組,每組4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師:在剛剛結束的口算接力賽中,樂樂小組的5個人齊心協力,拿到小組第1名。老師為了獎勵他們,買了20塊糖。
課件出示主題圖:
學生觀察。
師: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
如果提出其他問題,可隨時解決或放入問題銀行,隨機處理。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分糖果”的問題。
板書課題:分糖果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活動前準備
師:你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可能想到實際分一分、算一算等。教師引導學生要動手實際分一分。
2.動手分一分。
師:怎么分呢?我們聽一聽智慧老人的建議吧!
請小朋友用5個圓片代表5個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糖果,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學生在分的時候,教師走入其中,巡視輔導,了解學生活動參與情況,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掌握學生的不同分法,并請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展示。
3.交流分糖果的方法。
請黑板上展示的學生介紹自己的分的過程,教師提出,如果能及時地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就好了。
出示表格,學生介紹分的過程,教師與大家共同完成記錄,進行如何做記錄的示范。(橫著第一行表示5位小朋友,豎著第一列表示分的次數,中間表示每次分的結果。)
然后請學生將自己分的過程快速記錄在書上36頁的表格中。請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上臺展示自己的表格。對每一種分法,都要引導學生邊分邊估:每次分了多少塊糖果,還剩多少?幾次分完?
如果有一次就能分完20塊糖果的,請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是一次恰好分完,還是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如乘法口訣)?如果是后者,應加以贊賞,因為他們發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系。要提倡和鼓勵學生把平均分與應用乘法口訣結合起來。